前瞻創新- 先進醫學 關鍵新穎疾病治療技術 中央研究院 癌症已連續41 年位居臺灣十大死因首位,隨著人口快速老化,預期癌症發生及死亡 人數將持續上升,除了衝擊人民的健康外,更大幅加重國家社會的經濟負擔,如何有效 防範與治療癌症是急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基於基因遺傳訊息與疾病分子基礎的差異,個 人化精準醫療有助於疾病的預測、診斷、監控與治療。然而,目前癌症精準治療的臨床 指引主要以西方族群為基礎,在臨床實務經驗上,源自歐美的研究與診治方法,常因人 種、環境、生活習慣、醫療系統等因素,未能滿足臺灣的在地需求,導致標靶、賀爾蒙、 免疫等療法成效不一,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有鑑於國人癌症好發基因突變和臨床徵兆和 西方族群不同,本計畫首度以蛋白基因體技術,建立東亞第1 套結合深度多體學大數據 及完整臨床資料,解析東亞不抽菸肺腺癌之成因,並發現從未被報導的「新亞型」肺癌, 成功研發出「肺癌高復發預測」液體活檢技術,有望突破臨床上對早期肺癌高復發的困 境,以期能進行更及早的預防與治療的介入,從而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同時減輕全民健 康保險的財政負擔。 建置國人重大癌症多體學數據,解密成因及分子機制 中央研究院已於2015 年與美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簽署《癌症蛋白質體學合作備忘錄》,合作建立標準化臨床蛋白質體學技術平臺。據此 合作協議於2016 年擴大合作範圍,中央研究院受邀參與時任美國副總統Joe Biden 所推動的「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加入國際癌症蛋白基因體學聯盟 (International Cancer Proteogenome Consortium, ICPC),與美國、英國、加 拿大、德國、瑞士、瑞典、中國、日本與南韓等國家攜手合作。運用嶄新的「蛋白基因 體學」策略進行大規模癌症病人分析,鏈結國際以加速複雜的癌症精準醫療轉譯過程, 與國際聯盟共同設立尖端及具國際標準化之高剖析蛋白基因體學整合型平臺,建立臨床 蛋白基因體學大數據,轉化為癌症精準診斷及治療新方針。 在國家政策計畫支持下,「臺灣癌症登月計畫」鎖定本土重大癌症,聚焦於肺癌、 乳癌、胃癌及胰臟癌,與多家醫學中心( 臺大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中榮總、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等組成跨領域團 隊,整合各方資源,共同推動癌症研究與治療的創新與精進。團隊克服臨床收案、檢體 18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