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

持續推動數位學習深耕,中小學方面,參與主題跨域課程計畫計72校、2,310 名師生,在大學方面,開設跨校遠距課程408 課次,3 萬2,964 人次註冊, 並有180 萬2,514 人次使用課程;為因應數位學習教育趨勢與疫情線上學習 需求,優先推動在偏遠及非山非市地區學校的教學服務,110-112 年補助縣 市政府購置行動載具達61 萬台。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為因應創新科技和智能應用不斷的推陳出新,氣象資訊也須結合 科技的力量迎向潮流,開發出更佳的氣象公眾便民服務,強化與政府間或產業間連結發 展。持續引進巨量資料的資料處理技術,導入主動與分眾服務的概念,提供民眾多元氣 象資料與資訊的查詢管道;運用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技術,結合智慧聯網科技與氣象即 時資訊,推升氣象加值產品研發,以支持不同產業數位化發展之需求,並積極促進地方 政府、產業應用。有關多元氣象資料及資訊服務之亮點成果如下: ( 一) 新增2 項跨機關民生應用相關領域之5 星等級鏈結開放資料產品主題,第1 項 為指定縣市未來1 週日出日沒時刻與觀光景點資料,第2 項為指定縣市臺鐵車 站資訊與鄉鎮天氣預報資料。 ( 二) 新一代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plus),完成整合並取代原有劇烈天氣監測系 統(QPESUMS)19 個客製化版本,擴增服務至全臺各縣市政府( 不含離島) 以 及各級中央政府防救減災相關機關合計共34 個。運用模組化的系統架構,持 續新增各式劇烈天氣監測產品,以應即時掌握天氣情資。建立空白監控表格功 能,可提供客製化單位臨時監控需求,迅速提供防救災監控服務。 ( 三) 運用人工智慧(AI) 技術強化系集模式颱風定量降水預報(ETQPF),完成AIETQPF 初步雛型模型建置。109 至112 年已完成8 項數值模式預報加值產品, 包含地面風速偏差修正、地面溫度偏差修正、陣風風速產品、重新推估地面風 速產品、空氣品質預報產品、系集模式定量降水預報後處理產品、雲量預報產 品、AI-ETQPF 等。 10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