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內政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 質、量化效益並呈) 提升經濟表現 促進投資 智慧化居住空間應用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計畫112-115(1/4):112 年度衍生 智慧建築標章或候選智慧建築證書認證案件318 案,智慧建築技術服務收入 24,000 千元/ 年,帶動智慧建築投資約19.1~31.8 億元/ 年,創歷史新高, 民間建築物申請占比達46%,顯示智慧建築標章逐漸受公、私部門、建築產 業及國民的認同,產業規模、產值持續擴大;另為因應智慧建築科技日新月異、 帶動產業技術升級,完成智慧建築評估手冊修正,納入人工智慧物聯網科技應 用,於112 年12 月完成函頒《智慧建築評估手冊2024 年版》,使相關產業 使產業進行新產品開發時,有明確之政府規範可以遵循。 創新人才培育 延攬人才投入 學研及產業成 效 永續健康綠建築環境科技計畫112-115(1/4):培育及延攬人才共計21 名, 藉由本計畫之執行,將可培訓綠建築專業研發人力,養成技術團隊,擴大研發 績效。研究生畢業後均從事相關行業。 國內專業人才 培育人數 1. 警政署「因應司法變革充實鑑識質量計畫112-115(1/4)」:本計畫培育博 士生3名、碩士生7名( 在學中),多為在職生,服務於縣市警察鑑識單位, 回原單位任職後,將學校所學應用於工作。培育畢業碩士生3 名,畢業後, 服務於警政單位,將學校所學應用於工作。 2. 高齡者安居敬老環境科技發展中程個案計畫110-113(3/4):國內專業人才 培育23 人,包括高齡住宅環境研究領域9 人,大數據研究5 人,無障礙環 境研究領域5 人,失智研究領域4 人。 3. 建築防火科技與智慧應用研發前瞻精進計畫112-115(1/4):培育國內防火 科技研究人才,計博士生1 人、碩士生14 人及學士3 人,合計18 人。 4. 建築與城鄉減災調適與智慧韌性科技發展計畫112-115(1/4):國內專業人 才培育8 人,包括碩士5 人、學士3 人。 5. 建築工程技術精進創新與應用效能提升計畫112-115(1/4):培育我國建築 物耐震、材料延壽、風工程科技等碩博士研究人力23 人,增進建築產業人 力資源。 6. 建築資訊跨領域整合創新應用計畫112-115(1/4):國內專業人才培育34 人,包括結合BIM與區塊鏈技術於建築生命履歷領域4 人;應用BIM於提 升室內環境舒適度及節能效率之數位雙生技術領域2 人;低碳( 低蘊含碳) 建築與減碳量之BIM應用領域4 人;建築資訊建模開源及自由軟體本土化 開發領域2 人;應用智慧科技改善老舊高層建築數位化營運管理領域4 人; 社會住宅應用BIM技術領域7 人;社會住宅結合BIM之智慧維護管理雲平 台領域11 人。 保障人民福祉 促使人民安 心、安全之 推動成效 1. 建築防火科技與智慧應用研發前瞻精進計畫112-115(1/4):參與經濟部標 準檢驗局檢討建築用防火門同型式判定原則修正草案、消防署防焰物品或 其材料防焰性能試驗標準、研商精進「住宅防火對策2.0」等8項規定研修, 協助提供專業建議供主管機關參考。另參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有關CNS草制1120042「屋頂用高太陽輻射反射率塗料」... 等4項國家標準研修會議, 協助提供專業建議供主管機關參考。 2. 建築資訊跨領域整合創新應用計畫112-115(1/4):發展BIM樣版進行 LEBR 的試操作,成為協助減碳設計與建築管理( 減碳量檢核等) 的工具, 並參加2023總統盃黑客松競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卓越團隊的殊榮, 並於9 月24 日於總統府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獎。本計畫成果預計於113 年 納入公共工程契約規範,並已於112 年10 月3 日與歐特克(Autodesk)、 及ASHRAE 臺灣分部洽談產官學合作事宜,目標2026 年全面實施建築物 碳排揭露,希望未來能夠讓BIM-LEBR更加普及,為地球永續環境盡一分心 力。此外,新北市建築執照審查已經導入LEBR BIM樣板製作,落地應用。 9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