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3. 將實際掃描的三維資料及CAD模型進行疊合比較,即可確認運具及運具設施之變 形量或磨耗,本年度亦透過可攜式三次元精密量測設備建立軌道及軌道設施之三維 資料,同時根據工程圖建立軌道之CAD模型,為確認實際軌道之磨損,將前後者 進行比較,即可獲得軌道之磨耗量。 4. 辦理陸路事故快速測繪演練,以可行之模擬場地,驗證各裝備協同作業之效能及時 間需求,並於現場作業完成後匯整所有作業成果於本會地理資訊整合系統,更辦理 成果討論會議,針對參演過程不同設備建模/ 掃描成果進行比較,探討各類設備適 用的環境及條件,供日後於不同環境的事故發生時,有利於選擇最適宜的現場作業 設備,以利後續調查作業應用。 ( 四) 建立運具工程失效之分析能量 1. 運具碰撞模擬分析應用:運安會與北科大車輛工程系使用大車動態模擬軟體 (TruckSim與Virtual CRASH 模擬軟體) 針對蘇花公路騰龍遊覽車與國道亞聯客運 翻覆事故進行精進分析,透過影像紀錄裝置資料並輔以行車資料,研析事故車輛翻 覆與撞擊前之行車動態,據以研判事故之肇因,精進本會事故調查工程之能量。 2. 運具結構破壞模擬分析: (1)112 年度採用有限元素法進行運具結構破壞分析,並以LS-DYNA軟體模擬碰撞 時結構破壞情況。建立大客車座椅在靜態和動態實驗下的有限元素模型,並分別 設定適當的邊界條件進行模擬分析,將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透過模擬 分析來增進對大客車座椅性能的理解,並為提高大客車座椅的安全性和性能提供 符合真實情況的有限元素分析模型。 (2) 完成發表研討會論文3 篇:「大客車動態模擬與碰撞結構失效分析」、「Study of Metal-Metal Composites vi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及「Investigate the impact responses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luminum laminates」。 (3) 運安會與成大土木系利用臺鐵不同工務段所銲接之鋼軌,進行拉伸試驗與硬度試 驗,輔以金相與SEM進行檢視,用以判斷鋼軌銲接工法是否有需要精進之處。 3. 持續強化鐵道列車多體動力學模擬能量,本年度完成將軌道道岔納入整體鐵道系統 模擬模型;後續並以實際案例進行模擬,瞭解各項變動參數,如尖軌偏位、道岔軌距, 及軌道不整量等對於行車穩定度的影響。 59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