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目標架構 運安會與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架構扣合情形如下所示。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110–113 年) 目標一 精進育才環境, 創造競才優勢 目標四 升級智慧生活, 實現安心社會 目標三 共創經濟動能, 營造創新沃土 目標二 完善科研體系, 布局前瞻科技 提升運輸事故調查 品質與效率,強化 安全改善建議管理 執行安全研究, 促進安全資訊交流 精進運輸事故 調查技術能量 1. 提升各模組紀錄器解讀能力,藉由海上偵蒐定位演練提升跨部 會溝通協調能力,並與國際調查單位合作,提升調查效率。 2. 透過參與歐洲民用航空組織EUROCAE工作小組之技術活動, 以事故調查單位身分實質參與飛航紀錄器國際標準編撰,除有 助於及時獲得國際法規資訊外,亦可彰顯運安會技術地位。另 亦強化東亞區域運輸事故調查機關之間合作與聯繫交流,汲取 事故調查經驗。 3. 透過演練熟悉並內化證物保存與監管程序,並實際應用於調查 作業證物及能量管理作業之中;完成運安會地理資訊整合系統 軟硬體能量擴充,並於本年度提供事故調查現場測繪資料快速 整合應用;導入高精度手持掃描儀及RTK動態測量掃描設備並 投入重點殘骸掃描作業,完成重要殘骸證物數位保存作業。 4. 鐵道多體動力學模擬:提供重大鐵道運輸事故調查多體動力學 模擬工具,以了解列車行車穩定度與脫軌可能性分析。 5. 計算流體力學:提供重大飛航事故調查計算流體力學模擬工具, 以了解當缺乏飛航紀錄資料時,航空器遭遇天氣相關環境時風 場對航空器操控的可能影響。 6. 大車碰撞模擬分析:提供大型車輛運輸事故調查的行車動態模 擬工具,以模擬事故發生前後的動態過程,並研擬事故再發生 的改善方案。 7. 鋼軌銲接破壞分析:提供目前臺鐵銲接工法下的銲接品質是否 有達到預期需求,以利後續精進改善的方向。 8. 結構損壞分析:運用行車動態模擬軟體有效模擬事故前之車輛 行車動態,藉由有限元素分析軟體進行結構強度分析據以研判 車輛結構失效起始點,以進一步研討模擬工具之精確性。 1. 整合運安會全球資訊網事 故資料庫、事故綜合管理 系統調查案件資料庫、與 內部入口網之事故通報資 料庫,完成事故統計圖表 內部網頁初版,每日系統 依據各資料庫系統最新之 事故資料,自動更新相關 統計圖表,協助掌握調查 進度,另藉由圖表與事故 資料下載功能之強化,增 加應用之便利性,節省調 查人員之資料處理時間。 2. 辦理2023 運輸安全資訊 交流研討會,藉由分析已 發布之224 則水路安全 改善建議,歸納出我國重 大水路事故三大安全議 題,包括「船舶交通服務 作業與管理」、「引水人 作業與管理」與「港口國 船舶檢查」等作為各場次 之主題,藉由研討協助交 通主管機關對各安全議題 之了解與重視。 建置多模組組織與管理因素 調查指引手冊與訓練課程, 可作為在重大運輸事故調查 執行安全因素分析,特別在 組織與管理議題分析時之重 要參考,應用得宜將顯著提 升運安會在事故肇因分析之 廣度與深度,進而達到強化 調查報告品質之目標。 59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