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 一) 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 1. 精進核能電廠安全管制技術: (1) 研析國際核能電廠安全管制經驗及視察管制技術,提出適合我國國情之管制要項 建議,另鑒於日益關注氣候變遷及異常氣候發生頻率逐年增加等議題,核安會已 針對我國核電廠可能面臨之自然危害進行先期研究計畫,以強化我國核能電廠對 自然危害防範能力。 (2) 我國核能電廠已陸續進入除役階段,為精進我國核能電廠除役管制技術能力,核 安會透過先期研究計畫,蒐集國際最新發展技術現況及管制經驗,探討除役安全 視察、審查技術及獨立驗證技術,並完成核能電廠除役獨立驗證法源推動方案, 參考國際作法、國內目前人員劑量計實驗室、輻射防護偵測業者,與核子反應器 設施監查機構之認可、管理與運作執行經驗,研擬相關技術能力規範草案,可作 為建立我國核能電廠除役獨立驗證機構管理機制之參考。 2. 精進輻射安全管制技術: (1) 為因應日本排放含氚廢水,對我國海域可能引發的後續輻射安全影響,核安會執 行「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擴散預警及安全評估應對計畫」,以精進發展海洋擴散 模式、量測技術,建立海洋輻射意外事故之因應措施,為利民眾查詢海水、漁獲 與日本進口食品之監測結果,及建置「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以 利民眾查詢海水、漁獲與日本進口食品之監測結果,降低對於福島含氚廢水排放 的恐慌、食用安全疑慮。 (2) 建置國內首間氡氣檢測認證之實驗室,取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以下簡稱TAF) 氡氣檢測增項認證,確保我國 檢測技術與國際同步,增進民眾對於檢測數據的信心;另為推動我國天然輻射管 理作業,已提出業者自主管理指引草案建議書,提升國內既存性曝露管理效能, 保障相關從業人員之輻安權益。 (3) 已初步盤點我國眼球劑量分布情形,並擬定胎兒輻射評估導則,作為眼球及胎兒 劑量法規限值調整之重要參據;完成人員劑量計能力試驗研究,確保第一線實驗 室量測數據品質,保障我國輻射工作人員安全,並執行國人染色體背景值分析以 擴增我國背景值資料庫,確保輻射災害事件發生之劑量重建準確度,以利醫療監 護作業。 58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