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海洋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三、科技研發績效對機關總體施政之貢獻,以及對科技政策落實之貢獻 ( 一) 整合海洋科研資訊: 透過長期掌握水文資訊可應用於太平島周邊海洋數值模式準確度與完整提供氣象預 報、航行安全、救難救援等用途。此外,建立國家海洋資料庫以綜整海洋科研資料,提供 權責機關及學研界海洋環境資訊,以促進研發效能與智慧海洋大數據應用分析價值。 ( 二) 完善海洋基礎調查: 推動海洋基礎資料調查船興建緣於我國缺乏執行海域調查任務之專責調查船。國內雖 有多艘研究船,惟研究船船期有限,不敷國家執行常態性海洋調查任務使用;現有研究船 欠缺大型探測設備,面對新興議題如碳封存、可燃冰與稀土等海底礦產探勘及海床地質災 害調查等等,探測能量待提升。因此,調查船興建完成後,短期內可大幅提升我國海域調 查與資源探勘之執行能量,推動跨領域海洋事務發展與海洋科技技術創新,培養海洋科學 及專職技術人才,並帶動我國大型探測船舶產業技術升級;長期可達到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提供國家生存與發展所需之海洋環境數據,形塑海洋國家意識,推動航向藍海策略,扶植 藍色經濟產業並兼顧海洋永續發展等效益。 ( 三) 引領海洋產業升級: 以四年期計畫(109-112) 完成三大成果,包含1. 洋流發電機組設計、建置及實海驗證; 2. 洋流能關鍵技術( 深海錨碇設計與相關配套對策);3. 洋流能測試場域水文觀測、營運 評估及申請流程。112 年完成20kW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FKT) 東部海域實海錨碇測試, 電纜輸送電力上岸測試,及電力轉換氫氣實驗機組,並進行FKT 首次持續( 獨立運轉312 小時約13 天) 於黑潮流域錨繫測試,驗證機組總效性能可達40%,發電機效率達82%。 然測試過程機組遭遇小犬颱風侵襲後下沉,113 年4 月已打撈回收部分機組進行相關事故 分析,由此次事件瞭解現有機組結構之極限與設計改善之處,將作為後續研究精進參考, 以期擴大發電能力、建置商轉發電廠運營形式及監測電廠長期運轉對生態環境之影響,強 化國家能源自主,落實淨零排放永續社會目標,發揮海洋國家的優勢,推動海洋產業創新 發展,提升國家的經濟競爭力。 ( 四) 提升海洋研究發展: 已完成可大規模製造低成本薄膜水分解催化劑製作並完成抗海水腐蝕催化劑組裝成 25cm2 的陰離子交換膜水分解元件,經實際運行將鹼性海水電解轉換為氫氣,製作1 瓩鹼 性水電解產氫示範機。AI 影像系統實驗站完成蒐集水域遊憩活動影像以進行模型模擬訓練 及提出辨識效果評估與示範站設計規劃。 52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