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要績效指標統計 構面 績效指標類別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前瞻創新 擴散科研成果 推動臺灣海洋能源發展技術規劃,完成之浮力引擎已於111年4月1 日完成申請洋流發電裝置–臺灣新型第M62511號專利證書及111年 9月21日完成申請洋流發電裝置–臺灣發明第I778856號專利證書。 引領產業創新 推動臺灣海洋能源發展技術規劃,完成抗海水腐蝕催化劑組裝成 25cm2 的陰離子交換膜水分解元件,並實際運行將鹼性海水電解轉 換為氫氣,製作出1 瓩鹼性水電解產氫示範機組。 民主包容 強化科技人文素養 蒐集及整合台江地區海洋沉船相關歷史文獻資料,並以數位化,將 歷史地圖數位化並加以坐標定位,並彙整進國家海洋資料庫及共享 平台。 韌性永續 永續環境資源 精進海洋調查環境監測,辦理我國3 處離岸風電之生態監測調查、 水下生物聲學聲景資料建置,持續累積建立我國風電場周界海域生 態環境基線資料。 推動韌性國家 強化海巡署石門雷達站電磁脈衝防護能量,提升現有雷達站電磁脈 衝防禦效果,屏蔽效值達80db,符合美軍MIL-STD-188-125 防護 標準。 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生態永 續、海 域 安 全、產 業繁榮 強化海域海 岸監控 83,637 46.3 83,637 3. 船舶影像辨識分析系統 將漁船辨識技術結合行動載具應用,持續精 進漁船編號及呼號文字偵測及辨識技術,並 將辨識結果與漁船相關異質資料,整合呈現 於行動載具APP,俾利使用者針對漁船資 訊整體掌握運用,經測試日間辨識率可達 90%。 關鍵基礎設施電磁脈衝防護建置計畫: 完成石門雷達站雷達設備遷入電磁脈衝屏蔽室 及整合,並完成屏蔽效值測試,符合美軍MILSTD-188-125 防護標準。 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 應對計畫– 子項四:海洋輻射沿近岸生態系輻 射影響採樣調查: 1. 完成臺灣沿岸3 處漁港及3 處沿近岸生態系 生物採集共計144 件。 2. 經核安會國原院檢測生物樣本輻射值均無異 常。 合計 100 52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