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我國於107 年4 月28 日成立海洋委員會,作為海洋政策的統合機關,並於108 年11 月 20 日公布《海洋基本法》,提出海洋事務政策方向,另於109 年6 月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白皮 書》,其中對於「海洋科研技術與發展」將以「整合海洋科研資訊」、「完善海洋基礎調查」、 「引領海洋產業升級」、「提升海洋研究發展」及「強化海域海岸監控」等五項措施進行規劃, 扣合國科會「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110-113 年)」及聯合國永續發展「2030 年可持續發展 議程」、「海洋科學十年(2021-2030)」目標等方向進行推展,並以「永續」為核心,打造「生 態永續、海域安全、產業繁榮」為願景的海洋國家。 為達成上述目標,海委會藉由國家海洋資料庫建置與維運,統合現行分散於各目的機關之 海洋監測資料,俾爾後政府擬定政策或相關學術研究,以滿足未來對於相關海洋政策規劃之需 求。且透過海洋文化探討、海洋生態、海洋產業及海岸灘線監測等相關計畫,優先處理近期重 要的涉海議題「海洋傳統文化與產業開發、外傘頂洲侵蝕與國土流失、海洋產業關鍵技術、離 岸風電場與水下生態環境監測」,緩解海洋產業發展與海洋生態保育間衝突,產出海洋環境及 工程所需之各種策略建議、研究數值與資料,另於112 年度啟動海洋調查研究船建置,以有效 執行國家海洋政策任務。 於海洋產業升級面向,整合團隊共同完成20kW浮游式發電機組建置、水密測試、拖航測 試、小琉球海域實海錨碇發電測試。並於112 年於臺東外海進行實海錨碇發電與電纜輸送電力 上岸測試,驗證發電機總效性能可達40%( 發電機效率達82%),可為洋流能發電準商用機組發 展之重要參考。 強化海域海岸監控部份,透過車牌辨識、犯罪網絡及漁船辨識等三項細部計畫,整合人車 船等相關資訊模型演算,並精進異質資料整合與運用綜效,強化岸際港區監控能力。另透過第 二巡防區指揮部及石門雷達站電磁脈衝防護設施建置,建構安全可用及穩定之通信傳輸基礎環 境及雷達目標偵蒐服務,降低通資訊設備( 施) 損壞風險,持續提供通資訊系統不中斷服務。 52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