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壹、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目標架構 海委會與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架構扣合情形如下所示。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110–113 年) 目標一 精進育才環境, 創造競才優勢 目標四 升級智慧生活, 實現安心社會 目標三 共創經濟動能, 營造創新沃土 目標二 完善科研體系, 布局前瞻科技 臺灣及南海海域 資料收集調查與 資料庫精進 1. 完成南海太平 島海域地形水 深補充調查、 南沙太平島海 氣象浮標布放 與更換。 2. 南沙太平島海 面資料浮標的 海氣象觀測資 料之的資料整 體回傳率皆超 過95%以上 3. 新增模式與衛 星資料單點數 值查詢功能及 生物調查搜尋 功能改版。 4. 介接及新增 海保署保育 區「臺灣國家 公園海域保護 區」、「全台 開放釣點位 置」圖資。 5. 辦理首屆「諾 大師NODASS 海洋大數據競 賽」。 海洋研究發展 及人才培育 1. 辦理台江內 海沉船31 幅地圖資料 標示與5 幅 主題套疊。 2. 完成二季次 水質及底質 採樣與分 析;二季次 底棲生物種 類與漁獲鑑 定分析。 3. 國內外海洋 能源產業發 展現況盤點 並完成2 場 產業焦點座 談會。 4. 完成研擬船 舶排放之空 品相關管制 策略。 5. 完成3種AI 衛星超解析 度模式開 發,其平均 準確度可達 90%以上。 科技監偵系統及船 舶影像分析平臺建 置 1. 持續宜蘭地區 270 組車牌辨識 資訊服務,開發 犯罪關聯網絡, 112 年即時查詢 次數共10,813 筆。 2. 產出刑事、行 政、農漁畜及槍 毒等各類型案件 推薦名單,並可 查詢關聯之人船 犯罪關聯網絡模 型,納入機器學 習進行分類預 測,並介接國庫 署菸酒查詢系統 資料,系統及 APP 使用率達 88%。 3. 將漁船辨識技術 結合行動載具應 用,持續精進漁 船編號及呼號文 字偵測及辨識技 術,並將辨識結 果與漁船資料整 合呈現於行動載 具,俾利使用者 針對漁船資訊整 體掌握運用,經 測試日間辨識率 可達90%。 關鍵基礎設施 電磁脈衝防護 建置 1. 完成石門雷 達站雷達設 備遷入電磁 脈衝屏蔽室 及整合,並 完成屏蔽效 值測試,符 合美軍MIL- STD-188125標準。 洋流能關鍵技術開 發與推動 1. 完成20kW浮游 式發電機組實海 測試海域使用申 請與社會溝通。 2. 完成20kW浮游 式發電機組於台 東興昌外海水深 約80米處實海 錨碇與電纜上 岸傳輸電力試 驗,驗證發電機 總效性能可達 40%(發電機效 率達82%)。 3. 完成20kW浮游 式發電機組錨碇 系統設計與驗 證。 4. 完成20kW浮游 式發電機組海事 工程布放實績, 建立施工布放團 隊養成。 5. 持續對洋流能開 發潛力場域進行 長期水文觀測, 成功布放與回收 兩座錨碇串列量 測海洋水文資 料。 海洋基礎資料 調查船興建 1. 籌組國家調 查船建造專 業諮詢團隊 並遴選專業 船舶顧問機 構協助計畫 專案管理。 2. 辦理多場次 調查船採購 招商說明 會,蒐整各 方意見,完 成船舶採購 規範擬訂。 3. 公告招標 100 噸級與 300 噸級調 查船統包建 造採購案。 國家海域放射 性物質環境輻 射監測及安全 評估應對計畫 完成臺灣沿岸 3 處漁港及3 處沿近岸生態 系生物採集共 計144 件。 51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