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計畫鼓勵學者自由探索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生命科學、人文及社會科學等各領域,以及鼓勵 從事新興前瞻議題與跨域合作之新興領域,促進我國關鍵技術的突破,展現國家競爭力與提升 國際能見度。近年來亦在學術研究上積極推動各項改革,追求科學問題的突破以及強調實務問 題的解決,透過追求研究主題及研究方法之原創性,創造差異化的價值,突顯學術研究的外部 公益性,對學術創新、經濟發展或社會民生等有所貢獻,使政府科技資源的投入獲得最大成效。 隨著國際情勢的快速變遷與新興科技的發展,臺灣勢必面對更多未知的挑戰,科技的發 展是驅動社會進步和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持續推動基礎研究,以提供長久且穩定 的研發環境,讓我國在研究上不僅維持優勢,亦可將成果延伸到產業應用,從而對國家經濟發 展與社會民生能有實質的貢獻,對我國在國際能見度上有所助益。國科會將持續整合資源,攜 手各部會推動科技發展,回應社會需求與民眾期待,使科技發展更加貼近人性需求,共同邁向 2035 科技發展遠景。 三、臻善科技人才生態系,打造科技外交新據點 國科會持續推動強化國內科研人才由扎根至拔尖之全階段培育,依據科研人才的職涯階段, 兼容深耕、厚實中堅至追求頂尖,充沛學者研發能量,並鼓勵中堅優秀學者,匯聚跨域研究能 量,研究前瞻議題,以培植傑出學者與研究團隊,利用多元管道激勵人才投入基礎研究,持續 推動各項國際交流補助措施,增進科研人才之國際移動能力;並針對未來新興領域與尖端科技 的研發及早部署,鏈結產業培育產業創新發展所需之高階人才。同時,優化延攬海外科技人才 措施與攬才誘因,並積極營造跨國研究環境及研發活動之國際鏈結,以強化國際人才吸引力; 運用全球科研人才,整備我國充裕的關鍵科研人力及提高國際競爭力。 國科會並積極以創新方式推廣科學知識,未來除持續產製豐富之科普資源,並辦理跨部會 大型科普活動,除結合產官學研及企業資源主動推廣外,另科普環島列車規劃科學實驗結合雙 語教學,培養高中生融合科學知識與英語溝通能力;透過Open Call 徵求民間科普創意,鼓勵 年輕世代將科學生活化有趣化,培育其科普創新之能力,扣合國家未來科技布局重點。近年國 科會亦積極推動部會層級科技交流與合作,目前已經完成與美國、德國及法國等三個重要科技 強國簽署科學與技術合作協議,未來將依照臺灣的科技發展重點,持續推動與其他重要國家簽 署協議,建構雙邊定期科研交流機制,並邀請重點國家政府科研高層及友我議員訪臺,深化臺 灣科學研究及科技產業對全球的重要性及影響力。 50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