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激勵技術創新研究發展:推動「科學園區新興科技應用計畫」,投入半導體高階 晶片、智慧製造以及智慧醫療等新興技術研發,持續引領園區產業發展,112 年 共核定簽約26 件研發計畫,投入約1 億913 萬元經費;辦理「精準健康跨域推 升計畫」結合園區既有ICT 優勢,跨域推動Bio 產業發展,112 年促成精準健 康相關技術產品開發之產學研醫跨域合作共計11 件,預估吸引廠商相對投入經 費達5,792 萬元以上。 (3) 強化產學訓技術交流與媒合:112 年度共辦理技術論壇8 場、產官學研交流會1 場次、產業座談會1 場、產學研媒合交流會5 場、人才媒合活動5 場,另輔導 園區廠商16 家,協助產學研合作進行技術研發。 (4) 推動循環經濟與節能永續:中科臺中園區資源再生利用中心,預計113 年啟用, 每年可去化14 萬噸的事業廢棄物,年減碳約5.2 萬公噸;南科臺南園區安平再 生水工程於112 年4 月3 日竣工,供水1 萬CMD,並因應抗旱需求於同年4 月底,提前供水達2 萬CMD,加上永康及園區自建再生水,112 年底再生水實 際供水約達5.2 萬CMD。三園區將持續推動園區廠商節能、節水輔導計畫、推 廣綠色交通、鼓勵及推展再生能源及太陽光電設置等,112 年三園區共計減碳逾 14.8 萬公噸CO2e。 伍、檢討與展望 一、推動跨部會合作,落實串接上、中、下游之科技治理 國科會持續觀測國際科技政策及技術發展趨勢,掌握科技發展現況及挑戰,113 年將辦理 第12 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藉由跨界共議方式,統合產官學研各界與政府部門意見,滾動檢視 國家科學技術發展之遠景與策略,作為我國科技發展政策與重大科技研究議題之推動依據,秉 持零基預算與績效兼籌精神,持續精進科技發展計畫審查機制並協調整合跨部會資源,落實串 接上、中、下游之科技治理,促使科技資源有效運用,提升整體施政效能。聚焦推動重點科技 任務,包括AI、資安、太空、晶創等跨部會重要計畫,提前部署全球關鍵課題,鞏固臺灣科技 戰略地位。 二、強化基礎科學研究,厚實國家未來競爭力 基礎科學研究是國家科研能量的基磐,強化基礎科學研究有助於提升學術界科學探索精神, 厚實國家未來競爭力。基礎研究之效益不僅在於新知識的產生與科學突破,也藉由培育及延攬 高階研發人才,提升國家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的能力及我國學術研究水準。國科會透過補助研究 50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