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2) 研究船共用平台維運:112 年度4 艘研究船( 新海研1、2、3 號與勵進研究船) 執行國科會計畫、部會委託計畫、學生實習及儀器測試等共117 航次(574 天), 服務約1,147 人次,具體績效包括:精進錨碇技術發展與調查能力、發展走航 式化學分析技術、改善拖曳式CTD載具技術、開發新版Hidy Viewer 網站、 建立全球海洋熱浪資料庫、新版ODB 生物海洋資料庫與資料展示,持續提升研 究船隊管理效率。 (3) 推動資源衛星接收站影像服務計畫:本計畫主要成果之價值與貢獻度是針對國科 會計畫提供SPOT 系列衛星正射影像。112 年度持續提供學界巨量與高品質衛星 資料,已經拓展多面向之發展,對於支援學術研究,具有效益。在社會服務方面, 亦提供學生專題所需相關衛星資料,對於體制內外教育,頻度與力度均屬良好, 不只是太空科技的推廣,在整體空間資訊落實亦具有實際效益。 (4) 推動建置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為瞭解社會發展變遷衝擊下本地重要生態 系統之演變狀況,同時累積生態系統之自然與社會因子時空基線資料及變化, 進而試圖提出整全性科學評估及解方,推動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longterm social ecological research, LTSER)。112 年度於多種國內、外學 術與非學術場合介紹臺灣長期社會核心觀測站,如國科會自然科學相關資料庫 聯合推廣研討會、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研究資料管理工作坊、ICEO&SI Conference、Asia-Pacific Coral Reef Symposium、歐洲eLTER 工作小 組會議等。多項學術單位的課程安排到站點實習,讓學生對於觀測架設機制及運 作技術,有實務上的認識。 (5)112 年度補助核心設施平台計畫有24 件,服務案件數逾7,000 件,機構外使用 率超過75%,亮點例如成大葉教授研究團隊運用生醫影像核心設施之服務,發 現膜整合型脂質體,藉由包覆上二氧化鈦納米顆粒,可增強在低劑量X 射線照 射下的電子轉移並增加自由基生成,可應用於癌症動態治療,提升效率和穿透深 度。成果發表於《自然奈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 IF: 40.523)。 (6) 國科會補助購置核心設施,開放學術研究人員或產業界進行實驗研究使用,有專 屬預約服務管理系統開放預約使用並提供儀器專業諮詢。112 年度服務107 件 計畫、使用率達92%。 49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