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統,協助合作業者打入車輛產業供應鏈,實際搭載於市售車輛。該團隊赴「2023 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未來科技館」參展,榮獲「未來科技獎」。 ( 二) 深耕基礎卓越研究,推動研發成果高價值 1. 支持科學自由探索,厚實科研基磐,奠定國家關鍵技術自主研發能量 (1) 自然科學領域團隊與國際頂尖之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BNL) 之實驗團隊共同合作,首度成功解開稀土族超導 體中之「奇異金屬量子臨界糾纏態」之形成機制,此一成果有助於解開困擾凝態 物理界35 年的高溫超導體形成機制之謎團。而此次臺美科研合作,展現了臺灣 基礎研究團隊在國際合作中的主導性與能量,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2) 工程領域團隊開發可調式光學超穎表面,可用於投射拓樸電荷數高達32 之高 品質渦旋結構光束。此結果已被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此論文為國內第一篇用高深寬比氮化鎵超穎表面,實現投射高拓樸 電荷數渦旋結構光束之研究成果,且論文被選擇為期刊封面。 (3) 生科領域研究團隊發現含鉍劑的四合一療法,及含左旋氧氟沙星 (levofloxacin) 的四合一療法,在幽門桿菌第二線的治療,可分別達到 93%以及90%的根除率。也證實了腸道菌叢的組成及抗藥性基因組,除 菌一年後皆可恢復接近治療前的狀態,可提供除菌來預防胃癌的安全性依 據。成果刊登於2023 年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並獲選封面及專文評論推薦。 (4) 人文領域研究團隊為使人文及社會科學之研究與地方政府施政方向結合,鼓勵大 學協助地方政府落實永續、包容、創新及韌性等4 類科技政策重點議題。補助國 立成功大學團隊運用專業,與屏東縣政府進行跨域合作,共同打造全臺首座高齡 失智友善社區,充分發揮前瞻視角,讓長照2.0 走向3.0,因應未來臺灣高齡化 社會之挑戰。 2. 共享尖端研究設施,擴大研發服務量能,創造前瞻科研成果 (1) 建置共用資源及核心設施:基礎研究核心設施服務平台是結合全國大專校院自有 及國科會補助購置之核心設施,開放學術研究人員或產業界進行實驗研究使用, 提供儀器專家諮詢,提供技術人員製程量測分析服務,110 年至114 年以分5 年期計畫補助22 校,遴選其中8 校為服務中心,112 年度總服務人次逾5 萬3 千人次,服務總實驗件數約52 萬件,總實驗時數逾45 萬小時。 49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