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2) 成立資安科技研究中心,112 年補助12 個研究計畫,聚焦重點關鍵議題研究, 深耕資安關鍵技術,新增培育高階資安技術研發人才341 人,促成47 件產學 合作、3 件技術檢測服務,合計50 件合作案共41,390 千元,並發表國際論文 111 件,積極提高國內資安技術水平,發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之工作;另於 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112 年已完成國內4 輛自駕車測試服務,並協助11 家零組 件產學單位完成產品測試服務,在CarGo 智駕運行資料庫新增160 公里國內 道路之融合資料,同時完成臺南及高雄地區多樣化道路場景圖資蒐集,共累計約 310 公里之數據並提供數據下載服務。 (3) 國家太空中心執行遙測衛星星系及低軌通訊衛星研發工作,包括先導型高解析度 光學遙測衛星星系( 福衛八號)、超高解析度智能遙測衛星關鍵技術發展及合成 孔徑雷達(SAR) 衛星關鍵技術發展,及B5G低軌衛星之衛星本體與酬載,持續 精進本土太空技術,挑戰尖端太空任務,擴散太空技術效益,培育太空科技接班 人才,並建立臺灣太空產業,對於我國推動太空產業的建立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4) 基於國家太空中心於福爾摩沙衛星計畫的發展歷程,以及在第一、二期國家太空 計畫主酬載與先進科研儀器的成功經驗,配合目前在軌運行的第二期國家太空計 畫人造衛星任務( 福衛五號、七號及獵風者GNSS-R 衛星) 以及第三期國家太空 計畫所規劃之衛星任務,國科會持續規劃具延續性的國際科學研究計畫與前瞻太 空科技發展方向,推動福衛衛星科學軟體應用加值計畫,議題涵蓋應用合成孔境 雷達(SAR) 成像模擬技術、太空環境對導航與通訊衛星技術、福衛七號大氣掩 星資料反演加值等。國科會將持續推動並聚焦關鍵議題,擴大社群及培育人才, 鼓勵國際合作,以展現我國衛星任務優勢與發展關鍵技術。 (5) 國輻中心持續執行前瞻半導體臨場檢測技術建置,112 年度完成半導體二維薄 膜繞射光束線全線安裝,及臺灣第一座可同時使用同步輻射與X 光光源之高能X 光光電子能譜實驗站建置,可非破壞性分析樣品在不同深度下元素分佈與化學組 態。 (6) 工程領域團隊研發之國產化車規級「智慧電子避震系統」,結合AI 影像感知及 決策控制技術,可根據不同道路缺陷,提前自適應調控避震系統,使過坑時保持 乘坐舒適性,提高避震系統之耐久性;於通過積水時,可保持車輛穩定性,避免 打滑發生,增進行車安全性。此外,研發之AI 模型輕量化技術暨車規嵌入式系 49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