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之科技研發績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引領產業創新 帶動產業成 長、提升產業 競爭力、培植 新創事業 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 透過合作夥伴加速器,培育167家團隊( 國外82家), 協助整體募資額為新臺幣83.91 億元,TTA南部據點達到46 家廠商進駐。 提升經濟表現 擴大就業、促 進投資、科研 投入推動園區 發展 截至112 年底,員工人數達32 萬2,936 人。三園區112 年度計引進高科技 廠商74 家,投資總金額552.44 億元,廠商營業額約3 兆9,439 億元。 人才延攬與培 育 提供海外人才 就業管道 自110 年整合國際合作人才建置6 萬5 千筆「海外人資串接平台」資料庫, 每年平均新增至少2 千筆人才資料,112 年度擴大鏈結教育部玉山學者及國際 頂尖學者( 如諾貝爾獎得主) 等,共彙整6 萬9,000 筆國際科研人才人脈網, 持續探勘關鍵人才動向及掌握潛在合作對象,並透過跨部會協力延攬各關鍵領 域高端人才來臺。 延攬人才投入 學研及產業成 效 為厚植我國學術研究能量、促進雙向交流、及長期且系統性的培育我國科研人 才,國科會持續推動延攬國際科研人才,擴大國際合作網絡觸及面,帶來更 多國際合作,以取得具國際優勢的位置,並厚植科研人才及提升國家競爭力, 112 年度核定補助延攬科技人才2,418 人次。 推動多元平權 鼓勵女性投入 科研活動 1. 為鼓勵因生產或家庭照顧而暫離科研工作之女性回歸科研行列,並期改善 科研領域女性人才流失現象,推動鼓勵女性從事科學及技術研究專案計畫。 自107 至112 年共補助756 位女性計畫主持人,據統計其執行本計畫後, 於108 至112 年,累計已有226 人次獲核國科會常態性之專題研究計畫。 藉由推動本專案,營造出女性研究人員重回科研行列之氛圍。 2. 提供研究人力支持及更具彈性的計畫申請時程,讓懷孕及育有幼兒的研究 計畫主持人兼顧家庭及維持其學術研究能量,112 年補助131 案,補助金 額8,059 萬元。 3. 尋找資安女婕思自110 年起已辦理3 屆,112 年共計6,722 人次高中及大 專校院女同學參與,有助在求學時期引發女同學們對科技領域的熱忱,並 消除女性低意願投入STEM領域之性別刻板印象,有助促進臺灣女性科技人 才的培育與發展。 提升國際影響 重大國際合作 與鏈結成果 112 年度國科會於國際合作之推動成果豐碩,完成簽署雙邊協議16 件,據以 推動重點領域國際合作,建立科研合作模式及補助機制,促進科技發展與全球 接軌,加強科技外交。 科技發展強化 國家安全 112 年度積極參與亞太經濟合作(APEC),強化我國與亞太及東協國家之科技 連結,並促進區域合作網絡及平台之建立,提升我國科研領域國際參與度及能 見度。 永續環境資源 能資源科技創 新、加速循環 科技發展、環 境保護技術應 用效益 1. 研究團隊以濁水溪流域為研究區,並以2007 年、2014 年及2020 年三 個歷史年份之土地利用,以及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料為基礎,應用跨領域 研 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TDR) 思 維, 以co-design、coproduction 以及co-complemetation 精神整合經濟、環境、生態、工 程、都市計畫等領域,並與研究議題相關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水土保 持局南投分局、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南投 縣政府、臺大實驗林管理處等利害關係人,並與決策者與在地居民建立協 作關係,就研究假設與情境選項與討論,就目前及未來之生態系服務基礎 土地系統永續策略,尋求可落實解決問題的策略。 2. 基於國科會長期推動氣候科學、生物農業、地球科學、森林水保、防災 科技研究及都市治理等基礎研究上進行跨學科領域合作,112 年度推動 永續台灣社會跨領域科學整合研究-建構面對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 下之韌性臺灣5個分項工作共36個計畫團隊,具體績效包括: 49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