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施政 目標 執行 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統合國家 科技前瞻 布局,建 構跨部會 治理新典 範 擘劃前沿 科技,提 前部署全 球關鍵課 題,提升 臺灣科技 戰略地位 (1) 中興大學計畫團隊完成開發機上型影像 式超音波刀具振幅與模態量測技術,可 量測頻率高達50kHz 以上超音波刀具之 刀尖點的二維振動,與微小刀具在高轉 速下的二維動態迴轉誤差,可測量最小 刀具直徑為0.01mm,此量測技術已獲 得中華民國專利,技術並授權給合作企 業進行商品化之用,且於2023 年第16 屆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中 獲得佳作。 (2) 臺北科技大學計畫團隊研發輕量化設計 的電磁式主動式接觸裝置(ACF),並且 具有優異的柔順性及力控性能。在手動 標定與預測物件姿態比較,結果顯示物 件姿態辨識位移精度可達8.5mm內, 三維旋轉角度小於2.5 度,可完成基本 夾取任務;運用機器人自動化標記訓練 資料可大幅減少物件分割標記時間至1.5 秒內。上述研發之技術,可應用於電子 組裝插件、焊接、塗裝、水五金拋光、 家俱拋光等。 7.「Å世代半導體-前瞻半導體及量子技術研 發計畫」: 補助17 群學界研究團隊及國研院台灣半導 體研究中心執行次奈米半導體世代所需之先 進製程檢測、關鍵材料、元件與晶片、及矽 基量子計算次系統等前瞻技術研發。110 至 112 年度累計發表798 篇國際學術論文、促 成64 件產學合作案、培育697 位碩博士高 階半導體人才,重要成果如下: (1) 開發次奈米三維斷層影像檢測技術,此 技術已導入國內晶圓廠進行奈米元件線 上量測,可忠實反映次奈米級缺陷形貌。 (2) 開發新穎的雙模式二維材料電子元件, 可在記憶體和電晶體模式之間靈活切 換,突破傳統矽晶圓的物理限制,為高 效能計算和半導體製程簡化開啟新的方 向,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自然電子 (Nature Electronics)》。 (3) 成功開發可應用於三維積體電路之互補 式場效電晶體,具有下世代埃米級積體 電路技術應用之極高價值,發表於國 際頂尖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46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