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壹、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目標架構 文化部以建構完善藝文創作環境及支持體系,及打造臺灣文化國家隊品牌為政策核心,鼓 勵科技藝術發展創新、智慧博物館管理及升級,以及運用5G技術賦能文化場域執行跨域創新 示範場域、影音場域創新應用等計畫,以加速文化內容傳播與產業數位轉型,以支持藝文產業 生態系的永續發展。 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將文化納入永續發展議程中,提出2030 文化指標 的四個專題:「環境與復原力」、「繁榮與生計」、「知識與技能」以及「包容與參與」, UNESCO認為透過文化的橫向連結,能促進永續發展。此外,歐盟Horizon Europe 此一以基 礎科學研究創新(R&I),促進永續經濟發展的政策框架,預計在2021 年到2027 年間提供1,000 億歐元的R&I 預算支出,是歐盟有史以來最高的框架預算,在其「全球挑戰和歐洲產業競爭力」 支柱中,亦提出「文化、創意與包容的社會」構面,比較前期的政策框架Horizon 2020,更將 文化、包容字眼提到上位層級。顯見發展文化、包容與文創經濟,進而促進永續發展,已為國 際重大趨勢,亦為我國文化科技政策中程欲達成之目標。 文化部於108 年6 月5 日公布施行《文化基本法》,其中第十七條明定:「國家應訂定文 化科技發展政策,促進文化與科技之合作及創新發展,並積極培育跨域相關人才、充實基礎建 設及健全創新環境之發展」,以實現文化科技永續發展之生態系,培育文化與科技的跨領域人 才,開發整合創新服務,健全文化與科技整合發展之相關軟硬體基礎建設與環境。為落實《文 化基本法》,及爭取我國文化在數位時代的發展機會,訂定文化科技政策,其核心思維,不只 推動應用科技於文化,更強調一個創新型社會的文化想像對於數位科技如何影響社會發展的重 要,並積極保障我國的文化公民權和本國文化傳播權。因此,我國文化科技政策提出二大願景 如下,作為中程施政布局。 一、善用數位科技促進文化參與,維護多元平權,形塑數位時代的文化公民社會。 二、強化數位時代的原生文化生產,落實本國文化傳播權,形塑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部文化科技施政延續過去科技施政亮點成果並與接軌國際文化永續趨勢,對內提升文 化創意環境,以文化科技助力創作量能,提升文化包容環境;對外,持續以傳播強化臺灣文化 軟實力、國際競爭力,以「跨部會研發」、「場域與文化資源躍升」、「影視音技術創新優化」 與「數據策略」進行科技施政佈局規劃。 37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