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深耕基礎科學 科技基礎研究 5. 針對近年快速擴展的新一代5G通訊系統,完成電磁波環境曝露量測方法 的驗證,使能正確量測並掌握新型5G基地台的電磁波輻射情形,必可作 為後續量測作業程序修訂的參考。 6. 完成新建雷達站、未經評估過的雷達站、或其他雷達站的量測,可瞭解新 建、未曾量測過雷達站的電磁波輻射情形,也可比較雷達站於遷址前後, 對環境電磁輻射強度的影響,確保周遭居民的電磁安全。 7. 透過巡航及定點實測以確認在不同光環境區域之光參數特性與現況,可作 為光污染管制及分區指標之基礎。即時性瞭解光污染的分布情況、嚴重程 度和趨勢變化,有助於及早發現和解決問題,提高環境監管的效能,以協 助政策制定與保護市民。 8. 分析閃爍及色溫量測結果驗證光污染管理指引修正草案2.0 版之合適性。 促進光污染管理指引2.0 版之完備以提供相關照明設施的建議。這將有助 於在設計和建設新的照明基礎設施時,考慮光污染的影響,以達到節能、 健康和環保的目標。 9. 通盤瞭解國內與國外光污染相關資訊及現狀,提供相關建議及方法。能提 供制定更精確的政策和指引,以管理和減少光污染。可以提供相關事業單 位制定相應的光環境保護計畫,以及協助地方政府監督和管理光污染事件。 10. 維持「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資訊管理系統」之運作並提出改善方向。提升 事業主管機關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理能力及地方民眾對光污染的正確認 知。 11. 本計畫調查分析六項全氟化物及於我國6 座淨水場原水、清水中之濃度及 淨水程序中之濃度變化,三次採樣均未檢出,顯示於我國暫無顯著風險。 12. 蒐集國際間水質感測元件發展、物聯網應用及水體流量感測裝置等資訊, 研析包括美洲、歐洲、亞洲及澳洲等國際案例及國際水質物聯網不同情境 應用情形分析,提供未來水質感測器多元應用方向。 13. 更新南崁溪流域中上游9 處支排,估計氨氮負荷約增加7%,有效提升水 質模式之推估精確度。應用負荷延時曲線與連續水質水量資料比對結果, 以建立上游大埔橋與中游大檜溪橋之負荷延時曲線(LDC),並據以評估區 域性污染現況,推估南崁溪中上游涵容能力、評析污染情形並建立污染削 減計畫。 辦理教育訓練 辦理2 場教育訓練,並邀請專家、學者與業界操作使用模組系統,提供使用 回饋意見,收集37 份以上回饋。 重要科研成果 之發表數 1. 發表國內外學術期刊論文11 篇;國內外研討會論文21 篇。 2. 提出「國際水質感測物聯網應用報告及水質感測元件資訊可行性評估報告」 一份,內容涵蓋文獻回顧、商用設備比較與計畫開發等成果。比較水質與 水量感測方式與成熟技術,分別針對「運用於環境部可行性評估」及「具 體建議方向」兩部分提出未來建議執行與研發方向。 推動多元平權 鼓勵女性投入 科研活動 計畫投入女性研究員比例過半。 36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