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環境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科技施政 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秉持源頭管 理,提升化 學物質管理 及資訊整合 效能 環境用藥精 準防治技術 及安全使用 研 究 計 畫 (1/4) 3. 規劃並完成建立斑蚊成蟲誘引劑應用 防治技術: (1) 建立液態糖餌劑及餌站糖餌劑兩種 劑型進行室外模擬試驗,結果顯示 施用後區域,皆能有效抑制當地病 媒蚊族群密度。 (2) 提供飛行性害蟲及爬行性害蟲2 支 藥效試驗統計報表,更新既有6 支 抗藥性統計報表( 害蟲密度調查、 抗藥性研究、抗藥性鑑識劑量、抗 藥性鑑識劑量、感藥性研究之抗藥 性比、鑑識劑量快速抗藥性檢測、 抗藥性及環藥業者運作量) 研究成 果。 (3) 透過施作紀錄及環藥紀錄表申報內 容,勾稽長期未運作或未申報業 者,提供施作紀錄藥劑購入及使用 異常勾稽報表與長期連續未運作業 者勾稽報表,提升申報資料勾稽查 核作業效率。 發展新世代 環境鑑識及 感測技術, 提升環境檢 測及維護民 眾安全及生 活品質 新世代污染 鑑識及感測 技術開發計 畫(2/4) 38,798 3.7 38,620 1. 環境部以環保科技為基礎共同合作完 成「新世代污染鑑識及感測技術開發 計畫」開發尖端鑑識分析技術,強化 污染源追蹤溯源效率與科學化證據: (1) 於桃園平鎮測站同時利用標準方法 ( 流量16.7LPM)、多通道採樣方 法( 流量6.7LPM) 及高流量採樣 方法( 流量1,000LPM) 於不同月 份進行採樣。以細懸浮微粒(PM2.5) 質量濃度來看,3 種採樣方式具 一致性,尤其是低流量的標準方 法與多通道採樣方法,相關性達 0.96~0.99。因多通道採樣方式可 同時採集不同濾紙之PM2.5,能提 升執行化學成分分析之效率,未來 如須針對區域進行空氣污染溯源研 究,可選擇標準方法以外之採樣技 術進行分析。 (2) 於臺中忠明測站及雲林斗六測站利 用高低流量2 種採樣設備進行細 懸浮微粒(PM2.5) 採樣分析,多數 水溶性離子與金屬元素成分比對一 致,高流量採樣器能有效提高微量 成分的時間解析度,以更能掌握污 染物在短時間上的濃度變化。 35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