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施 政目標 執行策略 預算數 ( 千元) 預算數占 機關整體 科技經費 比率(%) 執行數 ( 千元) 執行成果與效益 強化基 礎建設 醫衛生命科 技研究計畫 (3/4) (5) 探討兒童中期到青少年期的社交孤寂發展 軌跡與青少年期後期的睡眠時型的關係, 結果發現兒童中期到青少年期的社交孤 寂軌跡,尤其是發展軌跡有明顯的波動 者,對於青少年晚期的睡眠時型有顯著影 響,並具有性別差異。社交孤寂軌跡屬於 高度下降組的男生,相較於低下降組的男 生,在青少年晚期呈現較早的睡眠時型。 而女生中社交孤寂軌跡屬於為低至中度 上升組的人,相較於低穩度組,在青少年 晚期呈現較晚的睡眠時型。在其他影響睡 眠時型的相關因素方面,單親、父母教育 程度較低、螢幕使用時間較長、較長睡眠 時間的男生在青少年晚期呈現較晚的睡 眠時型;在女生方面,僅有較長睡眠時間 會與其睡眠時型有顯著相關。此結果強調 了早期關注青少年社交孤寂發展之重要 性,建議應及早執行相關介入措施以促進 青少年的睡眠健康,且應考量性別的差 異擬定適宜之促進睡眠健康策略。前述 研究成果發表於Europea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6) 青春期社會時差軌跡與成年初期身體質量 指數相關性研究:研究結果發現,社會時 差在11~22歲間呈現四種不同發展軌跡: 低穩定、低而漸增、中而漸減、長期偏高 組。在男性中,社會時差屬於低而漸增軌 跡的人,23 歲時體重不足或肥胖的可能 性較高。但在女性中,則是社會時差軌跡 屬於低而漸增或長期偏高模式者的肥胖 風險較高。顯示解決青春期期間日益增加 或持續偏高的社會時差問題有助於預防 成年早期身體質量指數異常,且在擬定防 治策略時應考慮性別差異。上述成果發表 於Sleep。 (7) 探討中年時期的各項代謝症候群因子之軌 跡變化與老年時期的認知功能與身體行 動功能的關係:研究團隊發現中年時期持 續偏高血壓( 特別是舒張壓) 與老年時期 的認知功能衰退有關,中年時期的持續肥 胖與老年時期的行動功能衰退有關。血壓 與體重應從中年時期就須注意是否有偏 高或過重,降低老年時期的認知功能與行 動功能衰退,減少老年失能。此研究發表 於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30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