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二、重要績效指標統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深耕基礎科學 重要科研成果 之發表 透過公開學術發表提升研究質量,奠定國內農業科學研究之良好基礎,計發表 740 篇國內外期刊論文、1,467 篇研討會論文、35 篇專書論文。 布局社會需求 技術 法規形成或調 適項數 配合法規增訂有助於加速產業擴散發展,已運用研發或調查結果作為科學基礎 資料,提供政府訂定或增修22 項有關動物用藥品檢驗標準、漁撈作業管理、 疫苗檢驗標準及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PCR) 等法規會指引守則,以我國農業 產業及維護消費者食品安全,另考量3R適用性修訂農藥毒理試驗準則草案, 以降低或替代實驗動物。 擴散科研成果 專利獲得數 已申請核准113 項商標、品種及國內外發明/ 新型專利,加強農業科技研發 成果保護程度,提供產業商品化發展之運用。112 年度完成386 件技術移轉 案,授權金與權利金合計達0.79 億元,以利將研發成果擴散至業界應用,並 透過70 件產學合作及科專計畫執行,帶動業者研發投資達2 億元,加速學研 機構研發成果與業界合作商品化。 技術移轉– 技 術國內擴散 產學合作 技術服務 提供農民生產栽培管理與資源化再利用等技術諮詢服務,如作物病蟲害檢測診 斷、土壤肥力檢測、資訊服務、技術操作、現場指導等項目,其相關技術服務 數量約10,240 萬件,服務效益估達6,108 萬元。 引領產業創新 提升產業競爭 力 透過智慧農業、物聯網、數位工具引入等,輔導業者及農民產業升級,提升農 民、契作戶、農企業產值1.91 億元。在數位轉型部分促成1,274 家養殖漁與 外銷潛力作物業者使用數位工具及16 例數位聯盟轉型,整體產業鏈雲端使用 率達44.3%,數位營收占比34.1%。輔導30 家領頭農企業者開拓B2C創新 市場,強化品牌知名度。 提升經濟表現 輔導廠商增加 研發及生產投 資金額、新增 工作機會 藉農業科技研發成果產業擴散,促成業者承接新技術生產新產品,擴大營運規 劃,增加生產及研發投資金額合計14.88 億元,並預估新增工作機會達389 人。 人才延攬與培 育 培育多元人才 培育 培育學研及產業單位1,005 位農業科系碩、博士參與計畫執行,培育養成我 國農業科技人才,並辦理農民學院、原鄉、食農教育、農業技術等相關學程或 課程,培訓種子人才農民、學員共4,699 人次,提升農民和農業從業者的素 質和能力。 保障人民福祉 食安技術發展 與落實 配合農藥減量政策推動,由生產端開發友善環境植保資材、整合性管理與監檢 測技術及農藥風險管理與評估,共研發22 項食安技術,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 量,提高農民農產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的合格率,保障農產品安全性,降低食 品安全風險。 提升國際影響 形成、參與國 際重要合作團 隊 為促進國內農業發展、增進國際關係,與日本、菲律賓等國簽屬6 件國際農業 雙邊合作備忘錄,並透過國際學術交流形成60個跨國合作團隊進行研究交流, 如與亞蔬– 世界蔬菜中心(World Vegetable Center) 合作蔬菜育種等,我 國與日本、韓國三國進行延繩釣漁業鮪類與類鮪類魚種資料分析合作,另積極 參與71 場次國際會議,持續與各科技領域學者專家進行交流互動。 重大國際會議 參與與發表 完善資料治理 體制 政府開放資料 的類型及累計 數量 透過農委會資料開放平台,揭露包含農業氣象等53 項農業科技主題資料,以 落實資訊共享之目的,觸及人數達634,878 人;另建立11 個公民科學網站, 如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建置更完整的臺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來達到精確研 究,並提升生態保育效率之目標。 開放資料協作 或應用 28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