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及災防告警細胞廣播系統(PWS) 等多重管道迅速對外發布地震消息,提供各界地 震相關資訊,在震災防救過程中,是第一時間救援行動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此外, 速報訊息可以安定民心,及早解除民眾疑慮,維持社會正常作息。112 年度共採用 200 多個24 位元的地震監測站( 包括加速度、速度型等各型地震儀器),以連續監 測臺灣的地震活動,尤其是微震資料。112 年度共發布有感地震報告466 次,包 括顯著有感地震85 次及小區域有感地震381 次。平均每筆顯著有感地震對外發送 之簡訊約500 筆,對象包括政府機關、防救災相關單位、重大民生機構、學術機 構及大眾媒體等。 14. 在增設與汰換地震相關觀測系統,以持續提升地震測報效能方面,擴建井下地震觀 測站8 座、升級即時強震站24 座及開發地震預警系統作業模組,加密即時測站分 布,提升強震預警系統效能。 15. 在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的推廣應用方面,除持續改進系統效能外,並擴大即時警報的 接收與應用單位,至112 年底為止,已有救災相關之消防單位、政府機關、軍方 及學校等,約4,400 個接收單位完成強震即時警報軟體的安裝與測試;累計與12 家電視臺簽訂合作協議書(MOU),推播地震速報及海嘯等警示訊息之畫面蓋臺插 播;累計與21 個民間對象簽訂「合作推動地震資訊傳遞服務契約」,提供強震即 時警報傳遞服務,並開發加值應用,除警報資訊轉發外,尚包括警報廣播機制、地 震警報器、行動裝置APP,以及設備自動控制多元化應用。 伍、檢討與展望 一、配合環境部第3 期(115-119 年) 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研擬作業,透過可計算一般均衡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模型及個別策略工具,完成推估運輸部門 第3 期之能源需求、溫室氣體排放基線、減碳措施效益等工作,並持續滾動檢討及強化評 估模型。 二、完成蒐集與分析目前國內外運輸系統氣候變遷調適發展趨勢及國內外公路規劃調適實務案 例,辦理國內公路規劃調適示範案例演示以及專家工作坊,以及研提公路系統規劃階段調 適指引應用建議,提供公路局及高公局等設施權責主管機關參考應用。將持續研析鐵道系 統強化調適能力文獻、新科技應用調適情形及運輸系統調適案例等,有助於後續調適工作 執行及應用。 25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