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永續環境資源 • 環境保護技術應 用效益 • 長期生態維護 112 年全臺與離島每季大氣腐蝕因子調查、金屬材料現地暴露試驗、 水下腐蝕試驗站每季海水水質調查及金屬試片取樣等成果,已公開於 交通部運研所運技中心網站供外界查詢,並完成2022 年臺灣大氣腐 蝕劣化因子調查研究資料年報出版,供各界查閱。 協助綠能產業發展 完成簽訂3 項氣象綠能公私部門合作協議、舉辦1 場「112 年氣象 資訊服務應用於電力領域」研討會、氣象綠能知識交流平台上線作 業,建立公私協力管道,輔助綠能產業發展,提升綠能產製效率。 推動韌性國家 強化能源自主能力 與系統韌性 透過新建5 站全天空照像儀監測站( 全臺累計共22 站),及建置1 個( 全天空照像儀本土化) 資料處理作業系統,以補強綠能環境監測 分析能量。 促進產業淨零轉 型 • 打造淨零轉型生 態系 • 法規國際接軌 建構運輸部門能源需求及溫室氣體排放可計算一般均衡(CGE) 模 型,並透過個別策略工具評估運輸部門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之減量效 益,進而研提運輸部門第3 期階段管制目標並提出相關精進方向。 效益指標 建置高速運算電腦 CPU運算量能達10 PFlops,經參與TOP 500 排名,於國際排名第 69 名,臺灣排名第1 名。 提升高速運算電腦 作業獨佔之CPU 資源使用率 完成資源調度工具開發,並部署於主要及備援2 套高速運算電腦計 算節點主機,啟動後提升高速運算電腦作業獨佔之CPU資源使用率 至57.35%。 提升磁帶管資料存 取速率 經實際模式資料儲存驗證,18 TBytes 容量約9 小時寫入磁帶館完畢 (1 式2 份),考量目前4 顆讀寫頭,若投入全部資源進行資料寫入作 業,估計可達96 TBytes/ 天資料寫入速度。 提供中央、地方政 府客製化氣象資 訊聚合服務平台 (MetWatch)之 服務對象增加至 30個以上;新一 代劇烈天氣監測系 統(QPEplus)客製 化系統取代所有 QPESUMS服務。 客製化數量 1. 提供中央、地方政府客製化氣象情資整合服務平台(MetWatch) 之服務對象達34 個。 2. 完成以QPEplus 整合取代原有19 個客製化版本,並擴增服務至 全臺各縣市政府( 不含離島) 以及各級中央政府防救減災相關機關 合計共34 個。 資訊平台與資料庫 增進地球物理資料 利用效益 持續增加「地球物理資料管理系統」之資料量,112 年共對外提供服 務計3,126 人次、資料3,643,046 筆,為地球物理學界、地震工程 界及防災產業重要的研究資產。 發展2 項民生應用 相關領域之五星等 級鏈結開放資料產 品、產製氣象服務 經濟效益基線評析 報告。 五星等級開放資料 產品項數、評析報 告項數。 1. 新增2 項民生應用相關領域之五星等級鏈結開放資料產品:指定 縣市未來1 週日出日沒時刻與觀光景點資料、指定縣市臺鐵車站 資訊與鄉鎮天氣預報資料。累計已完成6 項跨域外部鏈結開放資 料。 2. 將前3 期公眾氣象應用服務社會經濟效益之全國問卷成果結合地 理空間軟體彙整為數據資料庫,完成公眾氣象服務應用推廣行動 方案。 24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