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交通部 摘要 交通部112 年度科技研究計畫於學術成就上,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39 篇、國內外研討會 論文165 篇及專書論文7 篇。在人才延攬與培育部分,組成10 個跨機構/ 跨領域研究團隊、培 育碩博士生達13 人、完成研究報告32 本、辦理30 場以上之學術活動。 在運輸科技技術創新上,創新研發3 項本土化軟體及系統,包括研發「國際機場運作模擬 雛型軟體」,可模擬機場平日營運或營運期間工程變動之結果,協助機場單位進行管理調度之 決策評估;以及完成海岸公路夜間浪襲與越波影像之水線變化與波浪溯升高程自動化判釋系統, 輔以感測資料驗證及建立越波機器學習模型,提供公路單位示警資訊;並建構運輸部門能源需 求及溫室氣體排放之可計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以推估第3 期(115-119 年) 運輸部門能源 需求及溫室氣體排放基線。 交通部透過推動淡海5G智慧場域,引進民間力量共同協力,將各項新科技技術,透過場 域實作並進行Proof of Service服務驗證,進而研究適合我國需求之應用創新方法與產出成果; 此外,國內已建構交通資料流通服務平台,期能運用ITS 技術整合包含人流、車流、物流、資訊 流在內所有交通行為,加速整體運輸效能。如運用智慧動態號誌系統針對路口車流狀況進行分 析並即時運算,國內過去在不同試辦場域之壅塞改善,均可減少5~30%不等之旅行時間,有效 紓緩交通壅塞問題,提升整體路廊行車效率;因應高齡化議題,針對弱勢用路人交通需求整合 資通訊技術以建構無障礙友善環境,從前期執行成果中汲取實作經驗與使用者反饋,進行滾動 式的檢討與修訂,利用智慧運輸與新興技術,佈設感測與導引設備,結合智慧型手機或隨身裝 置,提供弱勢用路人交通導引服務,以提升高齡者與身心障礙者之用路安全與便利性,逐步建 置我國未來更友善的無障礙智慧交通環境。 在經濟、社會及其他效益部分,應用大數據資料及技術分析,研提桃園機場可能之潛在航 點建議,及相關新航線開闢之成本效益評估;研提4 項減碳與調適重要政策,作為政府決策支 援依據,俾利達成交通部施政願景;此外,於政府資料開放平台提供介接商港海象觀測資料, 以充分發揮資源整合效益,並利用網頁及現場警示牌QR-code 持續提供民眾即時、過去與未 來3 日海象以提升近海安全。 21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