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提升國際影響 重大國際合作 與鏈結成果 1. 經濟部(標準局)與EnergyTag簽署合作交流備忘錄,深化國際鏈結; EnergyTag將臺灣再生能源憑證之運作模式作為國際示範案例並置 EnergyTag GC Demo官方網站,肯定我國T-REC為第一個國家等級的分 時憑證追蹤系統,具推廣我國T-REC制度之效益。 2. 經濟部( 資訊處) 建立臺韓設計專利優先權文件電子交換,節省申請人紙本 遞送時間與成本,簡化跨國申請程序,112 年臺韓計有4,132 件專利優先 權文件透過電子方式完成交換。 3. 經濟部( 中企署) 輔導臺灣新創對接國際生態系及參與國際活動,媒合國際 投資人及商機洽詢,累計共38 案新創赴美國、法國、立陶宛、越南、馬來 西亞等國家,協助對接國外策略夥伴、海外落地及拓展市場。 4. 經濟部( 產發署) 維繫臺日產業合作搭橋平台,並配合重點政策及產業需求, 採用實體加多元數位整合方式推動,促成臺日重點產業合作案8 件,範疇 包含AIoT 應用、電子資訊軟硬體、生技醫藥、碳中和等。 完善資料治理 體制 政府資料開放 應用 1. 經濟部( 智慧局) 全球專利檢索系統(GPSS) 提供本國及全球累計1億5,914 萬1,230 筆專利案件資料,112 年外界檢索次數達317 萬6,452 次,有助 企業掌握產業趨勢及擬定技術創新或迴避設計策略,布局全球市場。 2. 經濟部( 地礦中心) 提供一般民眾查詢臺灣活動斷層網頁、臺灣水文地質資 訊系統網頁、離岸風電地質與環境感知系統、山崩地質資訊雲端服務平台 等資訊,年服務人次逾654,423 人。 3. 經濟部( 資訊處) 推動投資審議智慧化審查,112 年度建置對外投資、技術 合作共2項系統,並依過往案件審查紀錄,及相關情資新增警示訊息功能, 協助承辦人判斷案件內容。 完善可信賴的 研究資料管理 經濟部( 地礦中心) 建立44 處舊有煤礦區地下高程特徵化,重塑各煤層坑道 及採掘跡之空間三維模型,完成舊有煤礦區地盤下陷現地調查清冊、地盤下陷 潛勢推估、礦渣堆圈繪空間圖資、礦渣堆應力場分析及舊有煤礦區之地下安全 評估。 永續環境資源 能資源科技創 新 1. 經濟部( 能源署) 協助廠商開發「高溫燃料電池熱箱模組」技術,建立國內 自主設計與製作能力,作為分散式基載電力應用氫能。 2. 經濟部( 能源署)「雙面高效率太陽電池及新型IBPC太陽電池技術」報告, 協助茂迪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新世代高效率太陽電池產品。 推動韌性國家 強化能源自主 能力與系統韌 性 1. 經濟部( 標準局) 公告離岸風電技術指引,提供國內離岸風電產業相關業者 符合本土特殊場址條件及我國法規之依循準則,協助並落實離岸風電工程 設計暨監造技術本土化,同時減低離岸風場開發風險。 2. 經濟部( 標準局) 完成允能( 第2 批)、彰芳一期( 第2 批)、大彰化西南 02a、大彰化東南( 第1、2 批) 及海能離岸風場專案驗證審查,核發專案 驗證審議建議書,提供後續風場運維參考,降低營運風險。 3. 經濟部( 標準局) 完成建置國內首座百萬瓦(MW) 級電力調節系統檢測試驗 室,並完成儲能系統案場現場允收試驗(SAT) 案數77 案,提升國家電網韌 性與安全。 強化供應鏈韌 性環境 經濟部( 標準局) 邀請神盾、英業達、威力、台達電、東元和上銀科技等國內 大廠共同制定工控資安產業標準內容,透過電電公會、機械公會和TAICS 擴 散標準能見度,強化我國工控產業供應鏈之韌性環境。 20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