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經濟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引領產業創新 培植新創事業 1. 經濟部( 技術司) 設立國家級細胞治療CDMO「臺灣生物醫藥製造(Taiwan Bio-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TBMC)」,打造醫藥與醫材跨領域產 業,提供蛋白質及核酸藥物、病毒載體、細胞治療等製造服務,帶動創新 生物製造產業鏈發展。 2. 經濟部( 技術司) 輔導立肯公司先期建構數位布料平台,成立衍生新創—聯 覺科技,發展數位布料業務,獲得adidas、UA等品牌驗證肯定。 3. 經濟部( 中企署) 引進國際太空新創與臺灣新創簽署2 份MOU,包含澳洲 新創Hex20 與臺灣太空新創互宇向量合作3U立方衛星製造,以及印度新 創Vellon Space與亞大基因科技合作太空微重力生物實驗。 4. 經濟部( 中企署) 透過創育機構研發服務資源、中央與地方協力、加強國際 鏈結等策略扶植中小企業,112 年度共計培育157 家新創企業。 提升經濟表現 臺商回臺及根 留臺灣方案 經濟部( 投資司) 帶動臺商回臺及根留臺灣方案申請廠商新臺幣2,709.16 億 元投資,如華邦電子、力晶積成電子、聯華氣體、迅得機械等,另促成115 家廠商落實投資計畫。 擴大就業 1. 經濟部( 中企署) 透過促進在地群聚升級,帶動企業數位應用210 家次, 有效促進工作機會數71 人。 2. 經濟部( 園管局) 推動產學合作與產業策略研發聯盟,驅動生態系跨域/ 跨 區合作,促成廠商新增工作機會數217 個。 3. 經濟部( 商發署) 輔導餐飲業國際化,發展創新服務,並建立示範性且可擴 散之餐飲科技應用個案;輔導國內26 家餐飲業者提升服務效率及消費有感 之體驗,帶動企業投資新臺幣52.5 億元及新增就業6,000 人次。 促進投資 1. 經濟部( 標準局) 辦理智慧輔具設計競賽及友善市售輔具評選,培養輔具新 銳設計師,並透過評選活動,鼓勵廠商設計優質產品,帶動國內輔具廠商 投資約新臺幣1,000 萬元。 2. 經濟部( 園管局) 推動產學合作與產業策略研發聯盟,驅動生態系跨域/ 跨 區合作,促進投資新臺幣3.59 億元、增加產值新臺幣4.8 億元。 3. 經濟部( 商發署) 促成流通服務業者建立或改善流通與物流作業環境、設施 或流程,提升服務品質與能量,以及強化資安防護,共帶動民間投資新臺 幣6 億5,909 萬元。 4. 經濟部( 中企署) 協助中小企業運用數據分析市場及使用者需求、消費者喜 好,開發新商品、新課程新服務。如:雲林心體驗開發低碳永續及在地文 創行程10條、上架48項商品;留白計畫( 股) 公司完成4條心理測驗路線; 新竹國際大戲院舉辦4 場實體活動,創造3 種主題分類推薦路線。促成受 輔導中小企業提升商機達新臺幣3 億3,109 萬元。 人才延攬與培 育 海外專業人才 延攬 1. 經濟部( 投資司)112 年度協助國內企業延攬958 名外國專業人才,以半導 體、資通訊及電子電機等產業為主,符合我國重點產業發展所需。 2. 經濟部( 中企署) 辦理國際新創落地培訓,吸引12 國25 家新創來臺並鏈 結國內企業及新創,媒合商機洽談,更促成來自日本、德國、加拿大等3 國7 家國際新創落地進駐林口新創園,加速臺灣新創發展。 所培育之多元 人才或延攬人 才投入學研及 產業成效 1. 經濟部( 標準局) 培育離岸風電領域博士5 位、碩士3 位,為我國離岸風電 產業儲備專業人才。 2. 經濟部( 智慧局) 開辦智慧財產專業人員培訓專班,計培訓568 人次,提 升各領域之智慧財產專業人員專業知能。 3. 經濟部( 商發署) 辦理高階領導人數位轉型培訓課程3 個班次共計135 位 完訓,協助中小企業培育數位轉型人才。 4. 經濟部( 中企署) 協助受輔導中小企業辦理成員教育訓練62 場次、451 人 次,洞察分析消費者偏好、需求及行為,提高行銷效果及商機。 20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