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別冊

二、重要績效指標統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深耕基礎科學 重大研發成果 及科研成果發 表 本年度經濟部相關期刊、研討會、專書等論文發表數量共約1,123 篇,展現 在離岸風電、地質科技、水利發展、綠能產業等不同領域相關研究之成果,可 增進學術交流與技術創新,促進產官學研交流,提升國際曝光度。 布局社會需求 技術 科研法規形成 或調適 1. 經濟部( 標準局) 完成國內儲能系統(ESS) 資安要求技術規範1 份,及制修 訂太陽光電與智慧變流器相關國家標準草案4 份。 2. 經濟部( 標準局) 公告5G智慧杆自願性產品驗證(VPC),供縣市政府採認 VPC作為其布建5G智慧杆產品的檢測驗證證明之用,加速智慧城市應用 發展落地實績。 3. 經濟部( 中企署) 研析辦理高齡科技座談會,收斂中小企業參與高齡產業數 位發展之關鍵議題,包含費用及人力限制、評鑑及鼓勵機制等並作為後續 提出建議之參考。 4. 經濟部( 能源署) 配合能源管理法修法作業期程,規劃子法修正期程與管理 機制,以完善國家能源轉型相關政策及法規制度。 關鍵社會需求 技術研發與應 用效益 經濟部( 水利署) 完成太陽能供電大氣製水設備之設計及原型機製作,包含大 氣製水及淨水單元、太陽能及儲能單元,並進行淨水效能測試,濁度及總菌落 數須符合飲用水標準。 擴散科研成果 技術移轉及技 術服務 1. 經濟部( 標準局) 工具機及輻射安全量測領域專利獲得數2 件及授權技術服 務46 件,將研發之量測技術持續導入我國半導體及智慧機械產業,協助廠 商解決量測問題,技術移轉金額達10,000 千元。 2. 經濟部( 標準局) 建立並維持133 套國際等同之國家量測標準系統,完成 5,244 件國家級校正服務,收入55,440 千元全數繳庫,並提供產業界近 2,200 家校正服務傳遞標準量值。 3. 經濟部( 商發署) 將智慧流通服務及物流技術或專利授權予業者運用,技術 移轉案6 件( 包含技術授權及專利授權) 金額達4,161 千元,廠商藉由技轉 技術或專利加值既有流通與物流服務內容,開發新的海內外服務客戶與市 場。 學界成立新創 團隊 1. 經濟部( 地礦中心) 於地熱地質探勘、地質鑽探、大地電磁探測、海域地質 調查、火山觀測、測量及災害潛勢研究等領域共計合作養成24 團隊。 2. 經濟部( 水利署) 由逢甲大學、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雲林科技大學及中央大 學太空遙測中心等,成立智慧水管理技術多元遙測合作團隊。 引領產業創新 帶動產業成長 提升產業競爭 力 1. 經濟部( 標準局) 協助1 家業者取得首張標準局智慧杆VPC證書,提升智 慧杆產品品質與競爭力,加速推動產業落地。 2. 經濟部( 標準局) 建置離岸風電、智慧電網、儲能及太陽光電等領域相關標 準及規範14 件、檢測驗證能量13 項,提供國內相關產業接軌國際之標準 及檢測驗證技術,健全產業環境永續基盤。 3. 經濟部( 中企署) 推動「國際太空新創來臺落地培訓」,國際新創來臺期間 促成與臺灣廠商簽署4 份MOU,另有多項合作持續展開,包括太空微重力 環境合作、製造電路板、特殊規格記憶體材料國產化等,提升臺灣產業競 爭力。 4. 經濟部( 中企署) 透過中小企業創新研發補助,降低業者自主研發與創新風 險,加強研發能量,共計補助152 案,提升商機新臺幣10.49 億元。 20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