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完善資料治理 體制 政府開放資料的 類型及累計數量 「國家圖書館人文社會學術性引用文獻資料擴增建置計畫」持續整理重要 學術資源,涵蓋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之學門18 種,至112 年12 月底為止 已收錄建置期刊1,337 種,「來源文獻」約54 萬餘筆( 含期刊論文46 萬 9 千篇、博士論文2 萬8 千5 百餘冊、專書1 萬4 百餘冊、專書論文逾3 萬6 千篇),引文資料逾816 萬餘筆,以及權威資料5 萬7 千筆。支援學 術研究,建立文獻間、學者間的研究關連,厚實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 資產。 政府資料開放應 用效益 112 年度「國家圖書館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檢索使用人次 達1,424,353 人次,平均每月檢索使用人次約11.87 萬人次,較去年同 期平均每月使用人次5.16 萬人次,已大幅增長43%。自102 年9 月啟用 至112 年12 月為止,累計連線使用人次達62,887,479 人次,檢索人次達 50,608,949 人次;二者合計累計使用為113,496,428 人次,嘉惠人文與社 會科學之文獻之學術研究使用者。 推動韌性國家 強化供應鏈韌性 環境 「高級中等學校智慧網路環境暨學術網路提升計畫」協助校園網路佈建核 定110-112 年補助學校累計254 校、累計辦理936 場教師運用科技輔助教 學與學習研習活動;學生使用行動載具學習受惠人數累計達61萬1,969人; 研發核心素養導向課程之科技融入各學科領域教材教案累計648 件;完成 156 所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行政系統及學習歷程系統向上集中管理,並 開發高級中等學校校務行政系統,提供138 所高級中等學校使用。 強化能源自主能 力與系統韌性 「強化公部門網路服務與運算雲端基礎設施計畫」完成強化能源自主能力 與系統韌性: 1. 學術網路服務韌性強化:完成2 都( 新北市及臺北市) 教網中心改為暗 光纖納入雙環架構作業,並累計配合調整臺北、新竹、臺中、臺南主節 點及臺北( 二) 區網中心、新北市、臺北( 一) 區網中心及臺北市等共計 8 個節點之雙環網路路由設定。並已累計完成6 直轄市、彰化縣、雲林 縣及苗栗縣共計9 個教育網路中心頻寬提升作業。 2. 強化網路學習供應鏈韌性環境:配合學術網路CDN建置,112 年底前 完成13 個區域網路中心相互支援CDN服務,使師生可就近順暢存取教 育部數位學習資源,達到節省頻寬、分散負載及資安防護等效益,以利 提升應用層服務韌性。 永續環境資源 輔導食材聯合採 購聯盟運作 透過推動及輔導食材聯合採購聯盟,藉由鄰近學校共同採購食材,減少食 材成本及生食運送距離,進而達到「節能減碳」之成效。 推動社教機構環 境節能系統、網 路課程及借還書 APP,以減少館 所硬體購置跟維 護成本,達到環 境節能與減碳。 「第二期智慧服務 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科技創新服務計畫」延續既有 目標,將海科館海洋劇場及地下停車場、智能海洋館BIM建模完成,並持 續BIM設施管理系統擴充、優化及維護。BIM based圖控模組則包含人機 介面與通訊整合介面,可於BIM平台上藉由網路連線即時遠端監控現場的 系統設備。透過海科館環境監測WebAPI 連結至潮境智能海洋館之環境監 控模組,採集即時監測數據資料反應至空間模型,顯示溫度、濕度、二氧 化碳、氧氣等,以儘早發現環境超標情況,對館內環境狀況進行即時監控, 輔助全館正常運行。研發5 門藝術類數位課程。藝教館持續維護行動藝學 園、網站系統及強化資安,便於師生線上學習。1 月至12 月核發時數為 1,215 小時,總瀏覽人次5,039 人次。以核發時數1,215 小時/1.5 小時一 堂課,可減少交通旅次1,620 次到館上課次數,並減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12,312kgCO2e,以達到節能減碳之效果。透過國資圖iLib Guider APP 尋書、導引及借書功能,民眾即可自行完成來圖書館的主要服務。112 年 手機借書服務145,833 人次、尋書導引服務30,169 人次,借書次數年成 長18%,尋書導引次數年成長47%。 15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