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之科技研發績效 績效指標類別 績效指標項目 重要達成效益說明( 質、量化效益並呈) 布局社會需求 技術 關鍵社會需求技 術研發與應用效 益 4.「校園5G示範教室與學習載具計畫」辦理「2023 自主學習節暨數位學 習成效分析研討會」,112 年11 月29 日至12 月5 日為自主學習節公 開授課活動,合計有371 所學校參與,舉辦公開授課近500 場,超過千 名教師共同參與,展現優質教學成果。112 年12 月6 日數位學習成效分 析研討會活動,單場人次超過500 人參與,總計有49 篇口頭和海報論 文發表,及邀請績優縣市推動辦公室分享縣市推動經驗,與優良教案教 師分享實際教學經驗,並於「適性教學論壇」邀請香港的5 所學校分享 自主學習在教學上的實際應用。 5. 教育部透過「食材及熟食配送服務管理系統」之建置及優化,以利管理 中央廚房熟食配送過程,其功能包含雲端GPS 定位追蹤,全程AI 管理 行徑路線、時間、溫度,透過午餐運送物流的智慧化全程監控,並介接 「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以達到讓偏鄉午餐「熱騰騰、準時到」 的政策目標。 擴散科研成果 深化產學研創新 與鏈結 1.「強化智慧學習暨教學計畫」新興科技推廣中心每年均與資策會合作, 在人才培育方面規劃AI 人工智慧教育向下扎根,並與國內外大廠或機構 合作(Amazon Web Services、Google AI、台灣微軟(Microsoft)、 NVIDIA深度學習機構、華碩電腦、聯發科技、鴻海教育基金會),辦理 「高中職生AI 扎根系列活動」,提供與AI 相關線上課程或實作系列活動。 另每所推廣中心均會辦理全國性新興科技競賽,例如與臺灣亞馬遜網路 服務有限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共同辦理中學生黑客松、雲端 運算學習與認證挑戰賽,強化與產業界之連結。 2.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提供在地民眾醫療服務,及提供周邊生 醫廠商進行轉譯醫學及臨床試驗之場域,112 年與產官學研單位合作討 論會議共25 場,與31 家企業鏈結合作,執行臨床試驗案96 件,並與3 個學術單位共同招募研究計畫,以帶動生醫園區之臨床轉譯研究,促進 生醫產業發展。 研發成果擴散 1.「強化智慧學習暨教學計畫」透過遠距教學研習及工作坊,提供學校教 師進行新興科技跨領域數位教學增能,及早因應線上教學;培育新興科 技遠距教學師資,成為各校協助推動線上教學的重要角色。全國公私立 高中師生參與體驗探索,增進知能並互相交流學習,使示範與推廣服務 累積至38 萬人次( 約占全國高中師生數63.3%)。 2.112 年參與「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之學校使用「食材及熟食配送 服務管理系統」達96%,且定期追蹤學校使用情形,並建立錯誤或故障 情形排除等常見問題集1 份,並持續輔導學校使用。 3.「第二期智慧服務 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科技創新服務計畫」辦理虛 實整合科技的演示活動或實驗課程,112 年度共計服務19,360 人次;舉 辦臺灣學講座、數位資源主題課程推廣講座、科普系列講座實際達成28 場次;112 年行動智慧學習跨服務探索體驗服務使用共計2,724 人次。 研發5 門藝術類數位課程。藝教館持續維護行動藝學園、網站系統及強 化資安,便於師生線上學習。1 月至12 月核發時數為1,215 小時,總 瀏覽人次5,039 人次。教育電臺提供Channel+節目策展平台服務,達 成年度103 萬收聽次數。智慧圖書館Channel APP「圖書館到你家」 APP 下載次數26,062 次;APP 使用次數51,696 次;內容點閱總次數 737,092 次。「iLib Guider 尋書導引」APP加強資訊檢索與連結功能, 112 年資訊檢索次數達693,750 人次、個人化空間之互動使用次數達 6,275 人次。 15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