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檢討與展望 一、高齡者安居敬老環境科技發展方面,因應超高齡社會將於114 年超高齡社會到來,未來將 著眼於智慧家居技術在高齡者住宅應用、友善高齡者大型購物商場、友善失智高齡者空間 設計、社會住宅之住宅單元、住環境空間規劃、住宅法令高齡者遷居大數據與生活圈技術 及工法研發,支持健康生活環境及照顧環境之空間品質,符合高齡者、失智者的需求空間 及心理認知障礙空間,研修建築技術相關法令,打造讓高齡者享有健康快樂有尊嚴的高齡 生活。 二、建築防火科技與智慧應用研發前瞻精進方面,國內火災問題隨社會人口高齡化、建築老舊 化及使用樣態多元化而日趨複雜,將持續關注避難弱勢者通用避難安全課題,結合人工智 慧物聯網技術,精進火災偵知、避難引導及消防救災技術,提升研究實驗能力及量能,探 討火害後建築結構耐震韌性評估技術,並配合建築淨零減碳政策,調和建築物與人員防火 安全有關設計及技術。 三、建築與城鄉減災調適與智慧韌性方面,為協助推動國土計畫實施,將辦理氣候變遷下減洪 調適水理技術於地方層級國土計畫通盤檢討應用、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災害韌性規劃手冊草 案編撰;為因應極端天氣,擬辦理建築物雨水貯集滯洪設施管理制度納入智慧監控系統; 為降低坡地社區災害,辦理坡地社區邊坡安全檢監測整合分析技術研究;因應高齡社會變 遷,辦理指定為避難收容處所之學校避難收容空間整備操作手冊建構研究,以期提升災害 韌性。 四、建築工程技術精進創新與應用效能提升方面,賡續應用材料實驗中心及風雨風洞實驗室國 家級設備,精進建築試驗技術,增強建築構件之耐久延壽及防震抗風雨之能力。同時,因 應國際發展趨勢,整合國內研究與實務現況,研修工程技術相關法令,並結合資網通科技 技術,開發工程應用與管理平台,增進工程技術服務效能。 五、建築資訊跨領域整合創新應用方面,以跨領域結合BIM、AI 及IoT 等技術於建築生命履歷、 數位雙生、碳足跡與碳減量、建築營運管理相關應用等研究為主軸,配合推動建築產業數 位轉型、建構數位城市發展基礎、建構數位政府發展基礎。 六、永續健康綠建築環境科技方面,由於新建建築物開發興建、既有建築延壽等因素,使建築 物總量持續增加,環境負荷沈重,為確保並提升臺灣居住環境品質,本計畫將延續辦理永 續發展與健康防疫的相關技術研發,期能透過法令、標準、政策與產業發展策略建議,引 領我國建築發展朝永續、低碳、節能之方向精進。 11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