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強化氣象及氣候資訊於農漁業之防災及智慧化應用,以輔助 農、漁業在面對氣候環境變遷挑戰時之決策支援,亮點成果如下: 1. 建構海洋葉綠素含量預報技術之初步模型,包含蒐集繞極軌道衛星之海表葉 綠素資料,並使用深度學習方法,以海洋表面海水特性與葉綠素濃度進行模 式訓練。 2. 結合氣象局全球海氣耦合氣候模式,發展臺灣地區極端高溫監測與預報預警 系統,可提供未來1 至3 個月之月尺度極端高溫預報資訊,供防災單位提早 擬訂相關因應策略。 3. 應用新型貝氏統計後處理方法,產出1 公里解析度網格之未來1 至14 日夏 季日最高溫及冬季日最低溫之機率預報,輔助農業單位進行防災或作物栽種 等決策支援,創造經濟價值。 4. 完成臺灣1 公里高解析度溫度、雨量、氣壓、相對溼度、積溫及風場地面分 析資料,持續透過氣候資料等服務系統,提供社會大眾與農漁作業及防災使 用。 5. 進行農業氣象服務經濟價值評估調查,完成全國主力農家抽樣電訪問卷共 1,068 份,結果顯示,111 年度全國主力農家之氣象資訊應用服務效益的經 濟價值約為6.95 億元。 教育部建置並推動校園食材登錄平台( 含智餐平台),全國22 縣超過3,000 校 使用,該平台除介接衛福部PMDS 系統,即時掌握食安通報事件,另介接農業部「智 慧農業共通平台4.0」之驗證標章及三章一Q,供學校於驗收食材時,可即時查詢 驗證;亦介接農業部之經費核銷系統,簡化學校申請「國產可溯源食材經費補助」 之流程。 四、未來展望 為逐步解決農業長期問題,以終為始概念盤點農業問題,藉由科技投入先導技術研 究,搭配行政措施推動、軟硬體設置與補助等行政資源手段,達成雙軌並行落地應用之 目標,農業科技研發將持續配合各項重大政策,落實農業淨零排放措施;建立雜糧栽培 技術,提升糧食自給能力;持續推動冷鏈、加工、拓展外銷等三箭措施,穩定產銷調節; 全面推動食農教育;持續推動有機、友善環境耕作;強化寵物事業管理,執行清除傳統 豬瘟計畫;保障漁業永續,並將逐步推動科研成果落地應用,促進農業生產及從業環境 升級,提高農民所得,創造全民的永續樂活農業。 9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