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三、科研亮點成果 農業科技研發投入包含研究氣候變遷調適、農產品安全與生產管理、省工自動化、 動植物防疫檢疫、產銷調節、農業綠能與循環、加值加工等各種技術,諸多研發成果均 有助於加強國內糧食供應韌性,確保農產品安全及維護作物健康,並透過農產品附加價 值提升及深化國際鏈結,希冀拓展農產品內外銷,提升產業競爭力及增加農民收益,以 創造青年從農的有利環境,為農業、農民、農村之永續發展做出貢獻。111 年度農業科 技賡續提升農民所得及供給消費者安全的農產品為二大施政目標,具體成果主要扣合「健 全基礎環境」及「提升產業競爭力」重點政策,其科技效益簡要說明如下: ( 一) 健全基礎環境 穩定農業基礎產能,選育具競爭力優良品系及改良韌性栽培技術,打造農漁牧 業高效率體系;整合資通訊農工跨域技術,加速產業創新升級;加強動物疫病監測 與診斷,提升防控量能;強化動植用藥安全與疫苗開發,降低用藥風險;開發有害 生物防治技術及友善資材;增進農藥風險管理,提升產地到餐桌安全;導入綠色科 技,資源循環不耗竭。 1. 育成36 個耐逆境、加工用、耐儲運之農糧作物新品種( 系),並完成14 件 命名或品種權申請;在畜牧方面促成3 家業者投入3,700 萬元提升飼養設 備,以及輔導96 場豬場改善飼養環境,每頭母豬年產肉豬上市頭數(MSY) 較110 年增加1.13 頭,並透過建置豬舍智能管理系統,提升養豬生產率約 4.26%。另完成開發56 項農作生產栽培管理技術精進與產品及提出6 項地 區特色作物肥培管理對策,提高作物產量23%-30%,降低肥料成本31%- 58%。 2. 智慧農業科技推廣至示範場域及業界,自106 年度起增加產值20 億元、降 低成本6 億元、節省工時33.68 萬小時、增加農民收益超過2.5 億元;在省 工機械化部分已完成大蒜收穫雛型機等15 種省工農機雛型驗證,以紓緩農 業人力不足,提高工作效率5-16 倍。另導入資訊化數位工具,提供農務資訊 管理服務,協助農務資訊化管理,管理耕地面積達16 萬公頃,較前一年度 成長54.6%,並開發豬場e 把抓系統,推廣712 個養豬場(27%) 進行資訊 化管理決策分析。 90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