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系統整合 1. 建置全天空監測站並開發太陽輻射能短期預報技術 因應未來太陽光電高滲透率情境,為強化電網穩定性並提升供電可靠度, 及因應極短期發電量預測的需求,全臺累計共建置17 站全天空照像儀監測站, 完成開發本土化全天空照像儀觀測網資料處理系統,建立太陽輻射能短期預報 技術,提升綠能環境監測分析與綠能發電量預報能量。 2. 本土化配電網路管理與地理空間資訊應用 完成饋線開關操作序列策略平台開發,提供調度人員進行開關調整之情境 演練,確保饋線開關操作及調度之可靠;完成饋線末端單元檢測及故障電流計 算程式開發,整合至地理空間資訊平台,使其計算誤差於 6%以內,用以及早 提出設備異常情形,增加設備妥善率。 3. 持續推動沙崙科學城整合營運並導入資安能量演練 推動沙崙全區能源管理中心運行,統整沙崙A、C、D區域所設置之能源相 關資訊,建立沙崙園區之區域能源管理系統。且持續維運資安創新服務,建構 智慧製造、關鍵基礎設施、智慧綠能、智慧物聯網、半導體設備等五大資安應 用情境示範場域,並完成12 套資安攻防演練劇本,帶動13 家業者進行22 項 產品整合實測。 4. 培育能源跨域應用人才 教育部111 年度補助國立中央大學等30 校辦理「永續能源跨域應用人才培 育聯盟計畫」,因應未來綠電發展需求,由大專校院結合高中學校跨校跨域合 作,以淨零排放、能源轉型為核心,鏈結AIoT、能源管理、微電網及儲能等智 能化技術,導入PBL 教學方法,111 年度已完成開發30 個智能化能源跨域課程 模組。 7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