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為完善生物資料整合平台,衛福部108 年推動「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 平台」,建立資料格式及標準化,109 年建立「臺灣新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 炎研究網及資料庫」,至111 底已建立223 例COVID-19 患者基因數據庫, 成為國家重要公共醫療資源。 6. 中研院透過執行「臺灣癌症登月計畫」解析國人肺癌及乳癌病人之基因體數 據,已完成第一個百位臺灣肺癌病人之深度蛋白基因體大數據,為東亞第一 套結合深度多體學大數據及完整臨床資料。另執行「多體學智慧醫療計畫」 與醫院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篩選並驗證可分辨肺癌「IB 類晚期」高風險 病人之蛋白質,其中4 個蛋白標的已進入體外檢測原型套組開發及試製。 7. 提供產業輔導並加速新藥開發, 111 年度我國研發新藥於國際取得上市許可 共9 項,106 年起迄今累計34 項。 8. 經濟部完成國內第一個自行研發抗體複合體(ADC)抗癌藥授權廠商接續開 發,授權金逾億元,可應用於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抗癌藥物。ADC鍵結技術 及產品於111 年技術移轉生技廠商,簽約金達6.9 億元。補助益得公司開發 用於治療氣喘與慢性肺阻塞之複方氣喘吸入劑(SYN010),並於9 月獲臺灣 TFDA藥證許可,其「氣霧吸入劑型(MDI )」亦具市場獨占性。 9. 為強化國際鏈結,國科會籌組臺灣代表團方式,參加北美生技展(BIO Annual Inter nat ional Convent ion)、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等國 際展會,建立臺灣品牌形象,提升商機。並促成全球BIO協會與臺灣生物產 業協會合作,於臺舉辦BIO As ia- Taiwan 展會,擴大國際參與,藉由BIO 全球性一對一媒合平台,拓展國際商機。 10. 衛福部建置Taiwan Heal thcare+ 國際商貿整合行銷平台( THP) 優選具 國際合作特色企業推動國際合作,111 年平台流量達676.5 萬人次、B2B 商機平台計有634 個會員( 國內493 個、國外141 個),以及2,460 個產 品( 國內2,259 個、國外201 個)。 11. 核安會精進碘-123 MIBG製程,「核研心交碘-123-MIBG」藥物安定性 延長至10 小時( 原6 小時),並獲衛福部( TFDA) 核定,111 年5 月19 日 起正式供應學術臨床試驗,迄12 月22 日已供應42 劑。該藥物獲第19 屆 國家新創獎- 學研新創獎及2022 年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銅質獎。 7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