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西元2022 年起積極推動《美國競爭法》、《美國創新與競爭法》立法,目 標為投入半導體、網路安全、科學與科技研究及人才教育等投資,並提供約800 億美元 資金供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於未來5 年進行科學與技術研發;另外,透過《跨黨基礎建 設法》提升美國寬頻網路建設並推進「數位平權」。為了推動開放科學,白宮科技政策 辦公室宣布2023 年為「開放科學年」(Year of Open Science),強調將開放科學 視為一種原則和實踐,使所有人都能進行研究與開發,同時尊重多元文化,保持安全和 隱私,並促進合作、可重現性和公平性,其具體行動包括:新的研發投資、改善研究基 礎設施、鼓勵進行新興研究,以及增加公眾參與科學的機會。 日本延續西元2020 年通過之《科學技術基本法修正案》,推動創新與人文科學相 關科技發展目標,並透過第6 期科技創新基本計畫以達成Society5.0 的願景,其文部 科學省在2023 年發布新一期「日本科學技術與創新白皮書」,透過區域性科技創新及 制定科學技術與創新政策,具體措施包括推動永續韌性社會,確保人民安全;強化研究 能力,探索知識前沿;強化教育及人力資源發展,以創造社會價值。 綜合各先進國家科技政策可發現,近年來國際在推動科研政策一方面追求前瞻科技 發展,鼓勵各類創新;另一方面則是強調多元文化及科技人文思維,以呼應全球化發展 趨勢,同時積極追求科研成果能落地應用,落實回應人民需求及促進社會永續發展。 我國科技政策基於前瞻創新、民主包容及韌性永續之願景,整體科技施政目標及策 略亦隨著這三大面向展開。民國111 年度在前瞻創新方面,積極鼓勵學研單位深耕基礎 科學,以人為本布局社會需求技術,同時透過科研與產業之媒介擴散科研成果,藉由先 進研發成果之落地應用引領產業創新,提升經濟表現。在民主包容方面,積極推動創新 人才培育,滿足社會對各方面高階人才需求,同時運用科技創新成果保障人民福祉及強 化科技人文素養,亦透過各項科研措施推動性別平權,且積極與國際交流達成科技外交, 以深厚的科研實力提升國際影響。在韌性永續方面,以科研數據為基礎推動循證決策, 從而完善資料治理體制,以國家長遠存續之眼光,推動永續環境資源相關規劃,並進行 韌性社會基礎設施建置維運及研發,另亦因應社會發展趨勢,推動產業數位與淨零雙轉 型。 0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