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 四) 強化科技人文素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在注重科技發展之外,同時亦須培養在人文領域的理解 和尊重。科技人文素養有助於科技發展適應社會變遷,透過參與社會對話有助於建 立更具包容性的科技視野,並確保科技的應用符合倫理和價值觀。111 年度各部會 運用科技協助文化普及逾788 萬人次,建立多元文化素養49 件案例,同時培育科 技人文跨域人才逾2 萬人。 教育部推動大學校院活化跨院系新創課程模組發展機制,創新教學改革與教師 社群之經營,專業課程教師搭配專業敘事力教師,發展如臺中大肚地區、高雄大寮 永續城填營造、批判敘事、熟齡智慧關懷、高雄山海城鄉共生、嘉義農村議題敘事、 具身敘事健康照護、消費與生產跨域敘事、野柳學在地文化策展、國道6 號思辨之 旅、青銀共融聲音回憶、愛河覆鼎金、海洋產業跨域永續等在地及多元議題之課程 模組,共開設182 門跨領域創新課程,提升學生之跨域敘事力、探索公共議題及養 成處理真實世界問題之未來人才。另外,教育部為鼓勵大學校院透過適當環境與機 制之營造,鼓勵研教合一之跨域師資,推動共享之教師成長社群等方式,以科技前 瞻議題為主軸,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學生體察未來趨勢變化,從而養成知識創 新、融通、整合及應用之能力;開設前瞻人才跨領域課群、學習環境與課程發展課 程,共222 位教師參與,研發前瞻課程226 門,研究論文84 篇,培育12,097 人 次學生體察未來趨勢變化,具備知識創新、融通、整合應用之能力。 國科會就我國需求推動土地資源、水資源、都市化與環境變遷、生態系統服 務、氣候變遷與人類健康、永續海岸與社會、永續消費與生產及低碳社會等永續發 展核心研究課題,強調臺灣在地問題與需求及提升人文社會科學參與能量,強化永 續議題之跨領域研究( Trans -Di scipl inary Research, TDR) 實踐,111 年度共推 動21 群團隊結合自然、人文社會科學及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嘗試以知識到行動 (Knowledge to Act ion) 為願景,透過 TDR 找出可解決永續發展需求的解方路 徑。 文化部運用科技結合文化推動工作,建立多元文化素養23 案,例如:國立臺 灣歷史博物館「母語地名故事線上展覽」結合臺灣多元母語呈現地名背後族群互動 的故事、「策展力」教育網站運用數位學習資源開展多元教案,透過數位科技實踐 社會大眾書寫臺灣文史的能力培植。另外,串聯不同地方教育社群參與,結合學校 教育、戲劇展演等融入地方知識,實踐多元型態教學方案,集結出版《向國家文化 4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