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二、民主包容 科技發展要導入人文關懷的思維,維持穩定的民主體制落實包容,確保政府在科研 投入能兼顧人民的期待,有助於提高科研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從而保障人民福祉。透過 科技外交提升國際影響力是我國參與國際舞台之必要條件,通過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分享 經驗和資源,提升國際地位確保國家安全亦有助於增加國家聲譽,吸引外國投資和建立 國際夥伴關係。另外,創新人才培育是繼續保持競爭力的基礎,通過投資於兼顧人文與 科技的教育和專業人才培訓,可以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並於科學、技術和創新領域做出 卓越貢獻,有助於推動經濟增長,提高國家競爭力。保障人民福祉則是一個國家政府的 首要職責,透過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健康保健、教育和社會保障,確保人民享有更高 的生活品質,促進社會穩定和繁榮。推動科研性別平權是建立一個公平和包容的社會的 不可或缺部分,確保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和權利參與科研事務。強化科技人文素養是 發展科技的同時必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僅關乎科技的發展應用,還關乎個體對科學、倫 理和文化的理解,有助於培養更具包容性和全球視野的公民,推動社會的進步。以下就 111 年度各部會在民主包容範疇之科研成果分別進行說明。 ( 一) 創新人才培育 創新人才培育是任何國家科技政策中的重要關鍵。透過培養具備前瞻性思維和 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人才,方能確保國家在推動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也才能夠創建 新的產品、服務和企業,促進經濟增長。此外,透過人才流動建立良好關係網絡, 促使世界各國深入瞭解我國之科研實力,亦可推動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111 年度各部會延攬國際人才投入產業及學研共3,398 人,並培育國內各領域專業人才 107,752 人。 國科會為培育及延攬國家重點領域人才及產業創新人才,以建構人才生態系統 的思維為基礎,針對各階段高階科研人才養成,從碩博士生、博士後研究、研究人 員、學者及團隊共培育62,959 人,並提供各項長短期人才及國際交流獎補助措施, 以推動高階科研人才多元發展及提供科研人才之國際移動能力。此外,亦透過積極 參與全球性研究,培育具國際學術聲望團隊及研究人員,並強化我國研究人員國際 合作經驗與創新思維,達成鏈結及整合國際研發能量之綜效,進而提升臺灣的整體 科研發展能量。另面對國內專業人才短缺,藉由提供海外人才回臺就業管道及國內 企業遠端工作之機會延攬2,365 人,吸引與連結人才並提高回臺貢獻之意願;同時 健全我國生活及育兒環境,以完善攬才留才之機制。經過多年耕耘,我國學研機構 3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