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AI 技術方面,將自動化機器學習技術移轉AI 新創公司「詠鋐智能」, 解決原有之運算量大使硬體建置成本高昂的問題、順利導入工廠,推動國內AI 技 術自主,降低中小企業使用AI 成本與門檻。 在創新資料經濟方面,111 年度發展車輛關鍵資料存證服務平台與關鍵硬體 Trus ted Keeper Gateway,可作為未來資服業者與公部門、私領域在車載關鍵 資料上的可信共通平台溝通介面,透過S IG推動跨單位關鍵資料取證服務。並完成 EDR 關鍵資料與事件觸發管理產業標準草案,透過產業倡議研討會,共同推廣EDR 關鍵資料與事件觸發管理產業標準草案,作為未來法規化之基礎。重要量化成果包 括協助產業進入國際供應鏈家數9 家,輔導成立新創公司17 家,促成12 家新創公 司投入在地場域應用進行服務淬鍊,促成7 家新創取得直接投資或業務合作,資本 規模成長約新臺幣3.7 億元。 ( 五) 提升經濟表現 科研投入落實到產業端的效益為提升經濟表現,透過鼓勵創新技術發展和創 業,將可激發經濟增長的動力。此外,透過科研技術改進生產和製造過程,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產業競爭力。111 年度各部會共輔導廠商新增32,898 個 工作機會,輔導廠商增加研發及生產投資金額逾4,172 億元,另外也促使122 家企 業提升員工薪資。 經濟部為引領產業運用研發能量發揮經濟效益,推動產、學、研單位透過合作 研究、成果移轉、技術輔導及委託研究等方式,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投入創新 研發,促進產業成長、增進就業。111 年重要成效包括:協助餐飲、物流、美容美 髮業、居家修繕及清潔服務等商業服務業業者,利用科技工具,推動各項創新服務 應用,帶動業者升級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帶動企業投資金額達79.27 億元,提 升營業額62.78 億元,並增加就業機會逾7,833 人次,有助民眾福祉提升。推動產 業創新平台計畫,鼓勵企業加速開發具市場競爭力之產品或服務,協助企業分攤研 究發展風險,111 年度引導企業投入研發經費52.1 億元、建立創新技術159 件、 創新產業或模式13 件。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運用政府補助資源,鼓勵業者導 入新技術或設計美學,以自行開發或產學研合作開發等模式,進行新產品開發或設 計,以提升傳統產業研發創新能量,提高其產品附加價值。促成150 個研發團隊, 業者相對投入約1.73 億元,預估結案後3 年促成業者新增研發投資3.8 億元,降 低成本約1.9 億元,並新增產值達33.6 億元,促成新增就業302 人。 36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