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 三) 擴散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的擴散有助於促進科技創新的實際應用,以應對現實世界的各種挑 戰,同時推動了經濟成長。這一過程還有助於促進產業、學術界和研究機構之間的 合作,進一步推動更多研究和創新活動。科研成果的擴散被視為實現科技政策目 標的關鍵步驟之一,確保科學研究的價值能夠真正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和社會。111 年度擴散科研成果之量化效益包括獲得國內外專利2,298 件;技術輸出國際174 件,技術國內擴散2,008 件,技術擴散總金額近25 億元;提供產業技術服務共 119,445 件,金額逾43 億元;同時推動產學合作4,977 件,並鼓勵學界成立新創 團隊達266 組。 國科會連結跨域攜手展現創新科研價值,除產學共同促進關鍵技術人才扎根, 積蓄產業人才能量,亦擴大產業參與,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產業創新,向產業界擴 散。在研究開發方面,推動多項產學合作計畫包括鼓勵企業投入學研基礎研究、促 進不同形式主題式產學合作、推動產業前瞻技術需求導向之產學合作等計畫,使產 學研在創新進程中發揮各自優勢,協同解決研究與開發議題。具體成果如前瞻技術 產學合作計畫- 清大與台積電團隊投入下世代記憶體內運算關鍵技術研發,開發全 新的架構進行 MAC 運算,亦設計積分式電壓時間轉換器及隱化延遲之時間乘加值 轉換架構,提升運算效能。 在推廣應用方面,透過精進學研機構研發成果管理運用機制,提升研發成果推 廣加值及運用效益,亦協助學界多元化跨域應用研究成果,籌組產業聯盟提供會員 廠商所需之技術突破關鍵,將學界核心技術廣泛擴散至產業界,提升業界的競爭能 量。如產學小聯盟- 國立聯合大學之「陽極處理先進技術諮詢與陽極膜性質檢測及 結構解析技術產業應用服務」聯盟,提供陽極處理各項性質檢測技術服務、陽極處 理結構解析技術、陽極處理製程技術、陽極處理技術應用、陽極處理新產品開發與 陽極處理建廠規劃,協助傳統鋼鐵材料至醫材產品會員產品效能升級。另外,國科 會亦積極促進具潛力之產學共同投入研發合作,並建構上游學研單位與下游產業界 銜接之相關機制及環境,引導創新研發成果落實產業應用,進而推升產業創新升級, 活絡產學研鏈結合作生態。111 年促進企業投入相關產學合作研發經費達新臺幣 8.75 億元,累積2,847 家次廠商參與學界科研成果運用,衍生技轉收入新臺幣5.03 億元。 3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