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出分析結果及建議,以作為將來細胞治療法規管理之參考。另外建立結核病Group B 治療藥物抗藥Clofaz imine(CFZ) 及Cycloser ine(CS) 基因檢測方法,完成約 90 株結核菌群菌株之抗藥性分子檢測;在檢測法方面,開發貴金屬薄膜技術平台, 建立腸病毒71 型檢測電極與檢測法,可以有效的區分出腸病毒71 型及其亞型、克 沙奇A、B 群病毒與伊科病毒6 型。 在因應COVID-19 帶動之新型態醫療與防治需求方面,建立我國新冠肺炎 流行趨勢推估模型,利用傳染病數理SE IR 動態模型(Suscept ible-ExposedInfected-Recovery model , SE IR model ) 及國際COVID-19 疫情初期資料進 行模型訓練,估計疾病傳播率( Transmi s s ion rate; β),續根據我國本土疫情流 行資料進行學習,並考量公共衛生措施介入後對流行趨勢之影響,以模擬實施各項 公衛防疫措施對疫情趨勢之影響,提供未來政策評估參考。另完成「開發新型冠狀 病毒緊急使用授權之單株抗體藥品的品質法規考量重點」、「於NDA與IND的生 體可用率試驗之研發策略指導原則」、「小兒藥品之非臨床安全性測試指導原則」、 「臨床試驗調整設計之統計指導原則」、「疫苗產品之臨床研發策略指導原則」與 「單臂試驗採用外部對照組之研發策略指導原則」等6 項臨床試驗法規科學研發策 略指導原則,協助廠商執行臨床試驗。此外,完成可快速因應疫情變化增速生產不 同新興傳染疾病之防疫產品法規科學考量及加速審查方案之「多元應變模擬審查機 制」,以協助國內發展後疫情時代防疫科學技術,並推展創新應用。 在政府服務數位轉型方面,配合各國陸續開放邊境,需要跨境驗證入境者檢驗 或疫苗接種等相關證明,於傳染病疫情資料倉儲系統新增「COVID-19 檢驗資料」 資料集,並介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簽發平台」,俾利國人於入境他國時可依 規定檢附查驗;優化「111 年校園流感疫苗電子化系統」之家長意願書簽署功能, 家長線上簽署比率由110 年65.4%提升至111 年96.7%,有效提升行政作業效能。 國發會推動服務型智慧政府,建置以資料科學為基礎之社會政策治理機制,應 用資料科學方法完成我國2030 年社會關鍵課題盤點,範疇涵蓋「人口結構與生養 需求」、「經濟就業與居住資源」、「數位轉型與科技影響」及「氣候變遷與環境 挑戰」等領域。另外完成「探討現金補助政策與生育率之關聯及影響」、「生育對 婦女勞動參與之影響」、「探討高房價與階級流動之關聯及影響」及「平台經濟對 勞動型態的影響」等4 項社會發展跨域重要議題循證決策個案實作評析,產製相關 資料集,並提出政策指引。 2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