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韌性永續—循環經濟 科研成果創新創業價創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國科會產學處補助國立臺南大學團隊,使其克服以往回收機器升溫膠合層會沾黏 等問題,成功開發出全球獨家之全物理化太陽能板回收機台。在室溫下即可進行太陽能 板拆解,不需要增溫,可在不破壞材料原有特性的原則下,成功將鋁框、矽晶、玻璃、 EVA、PVDF、貴重金屬等以自動拆解、研磨的方式分別回收。其處理過程零污染、低碳 排、低耗能,是當前全球最環保的處理技術,目前團隊已募得新臺幣5 千萬元,2023 年 參與CES 展後亦獲創投表達投資意願。 協助技術提升及障礙排除,推展商業化進程 臺南大學團隊於發展初期,遭遇三項重大風險因素包括「專利布局」:礙於新創初 期資源有限無法有效布局專利保護,而喪失商業保護能力;「政策脫鉤」:我國現今並 無有效技術能夠及時提供給現有 D-2528 甲級廢棄物處理業者,而在本計畫新創出場之 前,政策是否會因應業者需求而變動質損通案要求,進而喪失國內商機與延伸至海外標 準壁壘的形成;「產能侷限」:我國廢棄太陽光電板產生數量有限,為避免僧多粥少的 困境,目前已有業者希望能進口海外廢棄太陽光電板來補足產能缺口。 經由國科會科創計畫提供輔導與協助,協助團隊建立專利布局保護並進行國內外專 利之申請。另外,在技術落地方面,協助推展團隊與潛在客戶( 甲級廢棄物處理業者) 之 對接,規劃可行之商業模式,建立具商業潛力之合作模式。同時協助團隊核心技術之發 展,增加處理廢棄光電板之效率以提升產能,進而補足產線效能缺口,提升團隊技術商 品化可行性。 團隊所開發之原型機正在進行參數調教與測試( 如圖4-46),將在桃園設立新廠區及 產線,並於112 年6 月投產。新廠最大處理量為每年1 萬公噸,預估投產初期實際處理 量約為每年2,500 公噸。 207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