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數據協助管理措施入法,創造保育與產業雙贏契機 我國沿海及近海資源受海域環境破壞、氣候變遷、漁撈壓力等因素下,較40 年前減 少約一半漁獲量,亟需針對重要經濟性物種進行資源評估工作,以訂定合理管理措施。 以蟳蟹類為例,農業部進行蟳蟹類漁獲管制多年,已制定可補體長及抱卵母蟹禁漁期, 並配合科學調查結果,結合產業經濟分析滾動檢討,探尋保育與產業發展兩者平衡點。 為增加蟹蟳類長大繁殖的機會,111 年度進一步調整漁獲體型及延長抱卵母蟹禁漁期( 圖 4-43),並增訂「蟳蟹腹甲不離身」之管理作為,透過科學研究支持政策推動,期維繫蟹 蟳產業及周邊漁村社區產業可永續發展。 圖4-43 農業部宣導蟳蟹管制新措施資訊圖卡 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F IP) 獲得美方肯定,維持水產品出口競爭力 鬼頭刀為我國沿近海重要漁業之一,然資源評估研究顯示近年西北太平洋資源可能 有處於過度利用(over f i shing) 的趨勢,爰在長期資料蒐集與科學分析之基礎下,透過 產官學共同商討設立參考點與管理目標,進而建構鬼頭刀漁業之漁獲控制規則並發展管 理策略評估,除作為發展資源管理策略之基礎,亦可協助政府制定合理管理政策,進一 步推動我國鬼頭刀漁業登錄為永續水產品,拓展外銷契機。111 年6 月美國將臺灣鬼頭 刀F IP 評等為D級,經農業部與相關單位努力不懈,已獲「F i shery Progres s」認可強 化科學研究與推動管理之成果,將評等提升為B 級最高等級,在科學調查與政策管理攜 手合作,支持產業永續發展及提升競爭力。 未來展望 未來將持續推動漁業管理策略評估之相關養護及管理規定,以回應國際漁業組織要 求各會員國進行資源評估,維護我國遠洋作業權益。並加強沿近海重要漁業資源評估, 擴大管理物種,進行漁場環境監測與預測,掌握漁場環境與漁獲種類變動趨勢,以善盡 漁業資源養護責任,同時支持漁村經濟發展。 20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