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永續—淨零轉型 碳循環關鍵技術開發計畫 建置臺灣首座「鋼化聯產」實驗先導示範場域, 帶動國內鋼鐵與石化產業開創綠色產業鏈新商機 經濟部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碳排放問題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大挑戰,各國際組 織及政府均開始推動減碳政策以因應氣候問題,如歐盟制定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 tment Mechani sm, CBAM),要求碳密集型產品需完成採購相對應的 CBAM憑證才能進入歐盟,將影響全球各國的產業發展。我國二氧化碳的年排放超過2.5 億噸,其中石化、鋼鐵業更是國內主要排碳大戶,其占總排放量的44%以上,亟需政府 協助建立相關減碳技術並輔導企業轉型。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原技術處) 投入二氧化碳捕 獲及再利用(CCU) 關鍵技術,並透過開發產業所需的二氧化碳循環再利用的噸級合成先 導設計與場域實證技術,結合循環經濟產業模式,提高現有產業鏈的能源和資源有效利 用率,打造嶄新的碳資源整合供應鏈。 建立二氧化碳轉化化學品關鍵觸媒技術,帶動國內高碳排產業綠色轉型 我國製造業包括石化、鋼鐵、水泥、發電廠面臨很大的減碳壓力,如果能把二氧化 碳捕獲、再利用作為低碳排化學品,不僅達到減碳,更可開創二氧化碳碳源新經濟。因 此計畫團隊開發碳捕獲及再利用技術,利用煉鋼製程轉爐裡面所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以及氫氣,進行分離和純化,通過建立的二氧化碳轉化化學品關鍵觸媒與製程技術, 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甲醇跟一氧化碳等基礎化學品,再與國內石化業者合作,轉製 成如醋酸乙烯(EVA) 的樹脂材料,應用於鞋材、運動器材、發泡材和太陽能封裝材等領 域,將可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空氣品質,進而降低其產品碳足跡,維持產業 外銷競爭力。 與業界合作發展碳循環再利用場域實證技術,作為二氧化碳碳源新產業經 濟的發展基礎 近年來以產業共生、跨區域能資源整合概念所發展的循環經濟園區,已成為各國推 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方向,透過產業互補性、 181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