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19 出版6 冊經驗分享專書 3. 「環境能資變遷」與社會、科技交互影響方面,涉及風險社會與防災科技、綠能/ 能 源科技、氣候變遷。 4. 「經濟型態變遷」與社會、科技交互影響:循環經濟、共享經濟/ 知識、數位經濟、 產業鏈、物聯網、工業4.0、新型態農業、區塊鏈等。 各校經過四年的計畫推動,彰顯積極關心社會價值之人社領域特質,並培育多位涉 獵前瞻議題的跨領域人才。 促進跨域合作及經驗分享 透過國際、產學研或與高中合作,開設跨域常設性國際課程,並與鄰近高中進行前 瞻課程或前瞻議題教材編撰之合作;另外,引進業師到校開課或講座,促進產學研合作, 鼓勵學生參與跨域競賽得獎,以增進實務經驗,建立跨域教師社群共備共授相關課程、 使用新媒體錄製推廣PODCAST,並辦理推廣活動。 本計畫亦撰寫6 冊經驗分享專書:願景水晶球—預訂未來社會與人才、高教實驗林— 營造育才的環境機制、學習潛望鏡—跨域教學、社群與成效、十三引路人—UFO計畫個 案實錄、前瞻工具箱—理論、方法與實踐、導航麵包屑—前瞻課群路徑圖,透過彙編工 具書供各界參考使用( 如圖4-19)。 未來展望 未來將持續鼓勵大專校院人文社會學院申辦大型補助計畫,持續落實跨領域培育人 才的精神至各校系所,例如:高教深耕計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素養導向的高教學習 創新計畫、第2 期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等。 當前大專校院人文社會與科技的跨域合作開課模式已建立基礎,各校仍需於既有制度下 調整學校友善的跨域共授的環境機制,成立教師社群,在升等方面鼓勵創新教學及開設 跨域課程、輔導學生適性發展及選擇最佳的修課路徑,以培育未來社會所需的跨領域前 瞻人才。 178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