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創新—量子科學 臺灣量子新世代關鍵技術開發計畫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我國半導體產業製程、IC設計與封裝等技術具有全球領先的優勢,為保持我國產業 領先的地位,且因應量子科技未來在資安等產業乃至國防造成的衝擊,國科會推動「臺 灣量子新世代關鍵技術開發計畫」,針對未來量子世代所需的前瞻量子電腦與通訊軟硬 體核心關鍵技術進行先期布局。 前瞻量子技術研發 本計畫促成產學研合作,目前已成立17 個團隊,包含72 位專家學者及24 家公司, 共同投入研發「量子元件」、「量子電腦」、「量子演算法」及「量子通訊」等量子電 腦與通訊軟硬體關鍵技術,已產出技術亮點為將熱原子窄線寬預報型單光子光源的產生 率,提升成為目前已知的單光子光源之世界紀錄。 另設計光量子位元晶片,將光量子晶片集成為大規模光子量子計算平台,建構出可 擴展的光子量子電腦雛型。同時,逐步將超導量子位元製作導入晶圓製程,並製作高品 質的超導量子位元。未來將可運用此技術,建構可擴充的超導量子電腦。 產學研合作強化量子研發能量 本計畫建置多種量子軟體研發平台( IBM/AWS/ 退火等) 供開發軟體技術,並建立 產業交流合作平台,透過通用量子電腦產業論壇與光量子技術論壇,持續與產業對話, 推廣產學研合作,有效促進國內量子技術超前部署並適合國內產業研發應用。 在厚植量子世代技術研發人才需求,強化量子技術長期研發能量方面,本計畫推行 高階人才培育方案,目前已培育博士生超過40 人,博士後研究員25 人,碩士生60 人, 投入高階量子技術研發。此外,亦補助量子科技微課程、建置多媒體平台等,藉由多元 面向之活動使整體社群與學子認識量子時代。 未來展望 量子技術預期將在未來十年內發展出具體應用,本計畫已開始將技術逐漸轉入現有 晶圓製程,未來如能順利開展將對晶圓產業有新幫助。由於臺灣在半導體製程、IC設計 與封裝技術,以及軟體與通訊產業皆具備良好基礎和大量專業人才,本計畫把握現階段 量子科技起飛契機,研發能提升臺灣既有產業能量之關鍵核心技術,除可帶來產業典範 轉移新浪潮,亦可讓臺灣產業在全球量子科技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165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