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長程預冷技術協助番石榴外銷美國 我國108 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可輸銷番石榴鮮果實至美國的國家,惟在運抵美國前須 完成1℃以下持續17 天冷藏處理之檢疫條件,以往出口果實常因溫度過低造成寒害及凍 害等現象發生,到貨品質不佳使業者信心不足,造成外銷量無法顯著成長。農業部為確 保番石榴輸美品質,從田間管理、果實採收時機、集貨方式、採後預冷、包裝、溫度控制、 果實呼吸調節等進行多次實驗室數據研究,並以美國農業部(USDA) 認可之低溫貨櫃進 行模擬貯運,確認冷鏈條件及果品品質變化情形。經串聯番石榴採後處理、冷鏈、檢疫 與貯運等技術,輸美番石榴貨櫃於111 年12 月經26 天全程溫度監控及精準調整低溫運 輸下,順利抵達美國洛杉磯,開櫃檢測果實品質良好,可售率達90%以上,已分裝上架 實體超市( 圖4-10a)、電商及團購平台販售,成功克服輸美果品寒害引發劣變品質之問 題,建立貿易商信心。該次合作試銷成功後,貿易商於當年度隨即依循冷鏈標準作業程 序,自主出口1,260 箱果品至美國,可售率仍達9 成以上,顯見輸美冷鏈技術已有實證 效果。 冷鏈技術助攻鳳梨銷日 鳳梨為臺灣重要外銷水果,近年來市場以短程的中國為主,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轉以日本為主要外銷國,並持續開拓新興市場,同時果品也面臨因航程增加,其維持到 貨品質困難度亦隨之提升。 農業部為確保我國鳳梨外銷品質,針對採後切口抑菌、包裝、預冷,及冷鏈條件等 方面進行技術開發與優化,對日本市場建立標準作業流程,導入冷鏈關鍵技術管理。經 111 年海運模擬試驗,預冷時間由13 小時降為6-8 小時,提升50%作業效率,結合新 式包材應用,減少21%用紙量及降低35%果品損耗。 112 年已進行實際出口以實證技術( 圖4-10b、圖4-10c、圖4-10d),上架品質大 幅改善,果實內部褐化的貨損比率已由前一年的40%降至接近0,整體品質亦獲日本進 口業者與通路商高度肯定;將持續精進優化,期建立完整鳳梨供應鏈建議模式,使我國 鳳梨外銷產業茁壯發展。 159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