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之作業手冊,現已有10 家醫院完成NBCT CDM系統安裝,正在繼續推廣中,將有助於 未來進行跨醫療機構的大型數據分析。 整合人體生物資料庫能量,協助國內外精準醫療發展 自109 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發揮重要功效。藉由 建立「臺灣新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研究網及資料庫」,快速自全臺合作醫療機構蒐集 COVID-19 陽性個案的檢體和資訊,除了提供相關研究團隊做進行學術研究外,也讓產 業界可快速取得檢測產品開發過程所需的驗證材料,搶得上市的先機。統計至111 年底, 已累計蒐集899 件COVID-19 相關病患血液檢體,儲放於國衛院人體生物資料庫,包 含875 件陽性及24 件陰性個案檢體,並已受理29 件學術界申請案及14 件產業界申請 案,以及完成34 件申請案之出庫。為了進一步提升檢體的附加價值,國家級人體生物資 料庫整合平台同步建立COVID-19 基因醫療數據庫,包含213 例醫療數據、全基因定 序(WGS)和RNA expres s ion by microar ray 數據,供申請者多方位應用,並已有 4 個申請案。 由衛生福利部指導,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與4 家國際大藥廠(臺灣羅氏 藥廠、中外製藥、默克、禮來)、12 家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執行之「癌症精準醫療 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這是人體生物資料庫和精準醫療結合的第一個 示範計畫,羅氏藥廠已依法規提出數據申請案,亦為本整合平台第一個國際傳輸申請案, 相當具有指標性意義。本計畫對於全臺標靶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收案及個人化精準醫療 的推展極有助益,是一個讓病人、醫師和藥廠三贏的最佳策略,且能吸引大型跨國藥廠 來臺投資建構個人化精準醫療環境,象徵臺灣的醫療體系已走在全球尖端,健全完善的 醫療服務體系與大數據是臺灣的優勢國力。 未來展望 我國生物資料庫資源雄厚,除了得利於既有的先進生醫技術和資訊科技外,也有施 行多年的法治規範作為政策推動的依據。但隨著大數據資料庫的推陳出新,如何加速弭 平與產業發展間逐漸擴大的裂隙,如何在本整合平台網絡上應用雲端技術,將會是本整 合平台下一階段的目標,以利臺灣精準醫療體系持續吸引更多國際醫療產業,共同合作 促進健康照護的研發與進步。 152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