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111年度

傳統膽道癌化療於亞洲人效果不佳且有嚴重副作用。國衛院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 作研發亞洲人專屬之臺灣膽道癌免疫化療複方改良型GC與ni volumab 合併化療 gemci tabine+S1(NGS) 處方,由國衛院TCOG統籌於國內4 家醫學中心進行臨床試 驗。成果顯示相較於國際標準治療,改良型GS 處方具有相似療效且副作用較低,整體 中位存活期為12.7 個月、NGS 處方有高達45%的病患腫瘤會明顯縮小,整體中位存活 期可長達19 個月,且只有6%的病患發生嚴重白血球低下的副作用。此研究可作為臺灣 膽道癌新的標準治療,提升癌患者治療效益。 使用國衛院研發的多國專利Aβ 抗體NP106,合併產學合作廠商開發之薑黃素類似 物TML -6 的聯合療法,開發新穎阿茲海默症治療途徑,成果顯示具有恢復微膠質細胞功 能的效果、降低大腦發炎及促進腸道菌叢正常化的調節功能。 運用藥物研發、生物醫學工程研發成果,協助或技術移轉生醫廠商進行加 值與創新 隨著精準醫療和伴隨式診斷的蓬勃發展,國衛院開發第三代Mi n ION定序及自動化 分析平台,偵測率可達97 . 07%,此技術能大幅降低定序成本,可應用於農業、食品安 全、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精準醫療(如癌症基因套組檢測)等各方面的長片段定序服務。 前期開發的3 項候選發展藥物( 抗癌候選發展藥物DBPR112、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 系統DBPR115、治療胃腸道基質瘤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一代抗癌藥物DBPR216) 邁入phase I 臨床試驗階段。另外,抗糖尿病候選發展藥物DBPR108,由技轉廠商主 導發展臨床試驗,目前已完成phase I I I 臨床試驗。這些成果顯示國衛院已透過新藥開 發成功經驗,推動產學研合作與技術移轉,藉由各種不同合作策略,加速新藥研發的腳 步。 透過開發可用於體外血管新生模型之微流體晶片技術、中大型動物腦神經影像專用 之磁振造影系統平台、新穎高分子智能型水凝膠等多項藥物研發與新穎生物醫學工程技 術,可達成強化國內生技醫療產業的核心能力、增進產業經濟效益之目標,並持續發展 為領先國際的前瞻生物科技研究。 143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