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建置惡意程式分析平台、異常資訊分析平台、深度偽造影音分析平台、網路 大數據資料庫、維運威脅情資平台與更新「社群網路資料平台」為「網路社 群分析平台」等,以進行相關資安議題研究。 ( 二) 培育實戰頂尖人才 1. 完成紅藍攻防平台腳本3 套,可用於資安人才培育實戰演練、競賽與能力驗 測。 2. 完成資安課程擴充13 類主題,共64 門課程。 3. 高階實戰人才培訓通過84 人。 4. 國家級資安戰隊成員培訓55 人。 5. 國際資安講座參與人數共累計18 人。 6. 資安管理班培訓通過72 人。 7. 完成完成高階學員工控資安實戰課程培訓,共計30 人。 8. 辦理2022 年度第三屆後量子密碼學講座。 ( 三) 建立資安教學實習場域 1. 完成水資源工控模擬場域建置作為工控模擬演練場域。 2. 完成政府開放場域機房、資安實習實驗室建置與政府開放場域營運制度建立。 3. 於臺大及陽明交大建置2 所區網中心成為資安高階教學實習場域,臺大完 成區網封包蒐集與鑑識系統及資安大數據分析平台建置,並將所蒐集之公 開資料集與此資料集研究之封包分析技術發表於2022 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 TANET,應用該資料集開辦資安大數據分析等課程;陽明交大開辦駭客技術 專家認證課程,讓通過的學員參與學術機構資通系統安全檢測服務,累積完 成8 案,檢測完成34 個系統,共發掘172 個潛在風險。 ( 四) 推動跨國合作 1. 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安全及隱私研究所進行雙邊合作,可共同開發技術,如 後量子密碼、漏洞挖掘、軟體安全檢測、資料保護及數據倫理等,瞭解他國 於資安領域之發展,並擴展我方國際資安合作網絡。 2. 與 日 本 情 報 通 信 研 究 機 構(NICT ) 轄 下 之 資 安 研 究 所Cyber secur i ty Research Ins t i tute 進行雙邊合作,除可透過雙邊深入且持續的交流擴增我 國資安人培的國際視野,亦能從共同開發等深入合作中刺激雙邊人才的競爭 力,並透過其已建置之全球連結,擴展我方國際資安合作網絡。 114
RkJQdWJsaXNoZXIy MTI2NzAzOA==